近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与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制定的《关于携手打造港深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深港两地将从引育集聚金融科技主体、支持开展原创技术研究、“五篇大文章”协同高效发展、加快打造特色应用场景、持续优化创新监管环境、创新营造行业发展生态六大维度发力,携手打造港深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助力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
今年9月,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香港与深圳在金融科技领域分别位列全球第一、第二。不到两个月,冠亚军宣布携手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方案明确,到2027年底落地20个以上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金融领域应用场景,这一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深港具备坚实基础。近年来,深圳金融科技迅速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生态。作为全国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深圳已实现六大场景全覆盖,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超2919万个,覆盖商户近200万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科技实力位居全球前列,已有8家数字银行、4家虚拟保险公司、9家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目前香港已有1200多家金融科技企业,汇聚25000名专业人才。截至2025年6月,香港数字银行的客户数为340万户,存款金额达770亿港元,贷款金额达290亿港元。
方案中,对金融科技创新主体的吸引集聚是一大亮点。按照方案,深港两地将争取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发起设立科研中心、测评中心和服务中心。3个中心可以构成“研发—测试—支持”的金融科技服务完整链条。方案鼓励取得境外收单资质和支付牌照的香港支付机构在深圳设立跨境支付技术服务主体,同时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在香港落地金融科技子公司。这种“有来有往”的机制设计有利于金融科技创新要素的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
前海和河套两个重大合作平台再一次成为创新使命的担当者。方案明确,将依托前海等国家级战略平台,支持深港两地机构合作新设或共建金融科技实验室、金融科技跨境研究机构等。推动前海、河套等国家级战略平台在上级指导下结合实际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措施。前海和河套本来就是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区域,有孵化金融科技企业的经验。依托前海和河套,等于明确了全球科技中心建设的主阵地,有利于迅速打开局面。
金融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深港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将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带来利好。方案明确,支持金融机构加强放贷审批、风控、债券发行与信息披露等融资全流程的数字化赋能,更好满足小微企业“少、频、急”融资需求。以香港金融管理局2022年10月推出的商业数据通为例,该平台与26家银行和17家数据提供方建立了伙伴关系;截至2025年9月,促成71000宗贷款申请及审查,预估信贷批核总额超过581亿港元,惠及大量小微企业。更广泛更深入的金融普惠程度,将是深港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显著标志。
上一篇:OpenAI走在悬崖之上
下一篇:百米云端架高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