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11月22日讯(记者 闫春旭)寒潮来袭,气温骤降,但南京泰康之家·苏园社区内却暖意融融。11月22日下午,社区在四季花厅成功举办“银龄关爱行动”,包含“明镜服务”“巧手缝补”“智享生活”和“阅报知天下”四大便民项目。扬子晚报南京融媒中心记者化身“文化宣传员”,与居民面对面地讲解与交流,让便民服务在解决生活“微难题”的同时,更增添了一抹浓郁的文化温情。
当天14:30至15:30,活动如期举行,现场气氛热烈,各项服务有序开展。记者现场看到,手机指导专区特别受到居民的欢迎,小伙伴耐心地为长辈清理手机内存、安装常用软件,并细致为长辈们解答各种智能手机使用上出现的问题。
在眼镜焕新专区,随着超声波清洗机的工作,附着在镜架缝隙和镜片上的顽固污渍被彻底清除。拿着光亮如新的眼镜,长辈们纷纷迫不及待地戴上眼镜,无不露出惊喜的笑容。
飞针走线,传递温情。在缝纫服务区里,环境部伙伴化身“巧手裁缝”,凭借精湛技艺为居民缝补衣物、修改尺寸,让旧衣重焕生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的“阅报知天下”环节,扬子晚报南京融媒中心记者也来到现场,与社区长者们亲切交流,面对面介绍报纸的精彩版面与栏目。
现场多位老读者畅谈起与《扬子晚报》长达十几年甚至近四十年的阅读情缘,分享着从油墨报纸到融媒报道的阅报趣事。吴爷爷感慨道:“我不仅自己看,遇到《繁星》上打动我的好文章,还会剪下来收藏,或者念给老伙伴们听,这些文字里有我们这代人的记忆和情怀。”
当居民们从记者口中得知《扬子晚报》将迎来创刊40周年的里程碑时刻时,长者们纷纷送上深情祝福。一位订阅了近四十年的老读者激动地握住记者的手说:“我是看着《扬子晚报》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它陪伴了我大半个人生!四十岁,正当年,祝它越办越好!”
这种将精神食粮直接送到社区的服务,被长者们亲切地称为“精神文化外卖”,它不仅满足了老人们对资讯和深度阅读的长期需求,更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紧跟时代步伐,在熟悉的墨香中感知天下风云。
据悉,本次便民活动,不仅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社区长者解决了生活中的“微难题”,更在欢声笑语中弘扬了尊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未来社区将继续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让此类暖心服务常态化,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友爱、互助便利的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