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POS圈支付网)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密集发布批复公告,浦发银行、恒丰银行、郑州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获批收购旗下村镇银行,并将其转设为直属分支机构。
随着中小银行整合重组案例的持续落地,村镇银行正在从“数量扩张”迈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多地中小银行被大行吸收合并
进入11月,中小银行改革重组明显提速,浙江、郑州、内蒙古等多地中小银行吸收合并的申请获监管批复。
11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晋城监管分局发布的批复显示,同意浦发银行收购泽州浦发村镇银行,并将其设立为浦发银行旗下四家支行。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浦发银行当月第二个成功吸收合并旗下村镇银行的案例。
11月10日,浦发银行还获批收购浙江平阳浦发村镇银行并设立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温州平阳支行,承接其清产核资后的资产、负债、业务和员工。
从业务承接方案来看,浦发银行采取了较为稳健的操作路径。清产核资后的整体承接模式,既保障了原有客户的金融服务连续性,又实现了员工队伍的平稳过渡。这种操作方式有助于维持当地金融市场的稳定,避免因机构变更可能引发的服务中断风险。对于原村镇银行的客户而言,转变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分支机构后,将有机会享受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从国有大行到股份制银行再到地方性商业银行,各类银行机构参与的村镇银行合并重组案例明显增多。从整合方式来看,“村改支”和“村改分”逐渐成为主流。
例如,11月7日,郑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浚县郑银村镇银行其他股东持有的该行股份。同时,郑州银行将通过吸收合并方式将浚县郑银村镇银行改建为郑州银行分支机构。
与完全退出或破产清算等方式不同的是,“村改支”和“村改分”是指由主发起行吸收合并旗下村镇银行并将其转为分支机构,是一种双方共赢的制度安排。
分析人士指出,村镇银行被主发起行吸收合并,并改制为分支机构的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增强村镇服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母行而言,一是“村改分”“村改支”之后的业务范围有所拓宽,二是如果主发起行在村镇银行所在地没有其他分支机构,则可借助“村改分”“村改支”的契机适当拓宽经营范围。
中小银行加速“减量”“提质”
实际上,村镇银行加快整合步伐,是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的双向契合。
在监管层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年初便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作为2025年的重点监管任务,明确聚焦于“减量”“提质”与风险出清,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压降机构数量。
在政策推动之下,中小银行“减量提质”已取得明显成效。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公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截至2025年6月末,村镇银行数量为1440家,较2024年年末减少98家,减少速度较往年明显加快。
中小银行整合浪潮中,数量减少换来的是服务质量的提升。这不是简单的网点撤并,而是金融资源从粗放扩张转向精耕细作的战略转型。通过合并重组,银行可以扩大业务范围,推出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从实施效果预期来看,这种转型有望带来多方共赢。对当地经济而言,可以获得更为多元的金融服务支持;对银行自身而言,能够优化网点布局,提升管理效率;对金融消费者而言,则能享受更专业的金融服务。关键在于转型过程中能否真正实现服务升级而非简单更名,这需要银行在系统整合、人员培训、产品适配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