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网)
转自:中国妇女网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落实好“准入又准营”,明确“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促进外资境内再投资”“全面落实国民待遇,推进数据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动”等系列举措,加力塑造吸引外资新优势。
进一步吸引外资,为何要强调“准入又准营”?
新时代以来,我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降低外商投资准入“门槛”,但仍需破解市场准入中“大门开,小门不开”的一些具体问题。比如,牌照许可与标准认证的本土化、数据跨境流动的合规性、政府采购与市场竞争的公平性等,都可能成为外资企业“准入”到“准营”之间的重重关卡。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近日,受益于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与开户“一件事”启动,证监会批复华福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方法量化亚太私人有限公司的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从11月4日接收材料、当日受理到7日办结,刷新了外资入市审批的速度纪录。后续这样的审批效率有望成为外资入市的新常态。
点滴变化中,越来越多外资企业正实现从“准入”到“准营”的无缝衔接。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扩大服务业领域开放试点;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解决所有制歧视、地方保护等问题;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连续修订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的“逆风”和“回头浪”,中国坚定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外资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落实好“准入又准营”,关键在于转变观念,从政府供给导向转向企业需求导向;协同发力,提升治理透明度与精准性。
“全程手机操作,不用跨国寄文件,不用来回跑,太棒了!”不久前,在杭州萧山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来自贝宁的投资者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杭州顾苔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这是杭州市首张由外国自然人通过全程网办、电子签名方式设立的独资企业执照。
如今,各地推动从“企业跑”到“数据跑”“部门协同跑”,简化外资企业办事登记、外籍员工工作许可和居留证件办理流程;成立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以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速落地……
无论风云变幻,中国坚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资企业提供投资兴业的沃土,与各国共享超大规模市场机遇。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策划:陈芳
记者:谢希瑶
统筹:王敏、安蓓、吴彬尔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