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传感物联网)
文/杨剑勇
2025年前三季度,海康威视营收657亿元,同比增长1.18%,净利润为93亿元,同比增长14.94%。盈利能力得到两位数提升的同时,尤为亮眼的是经营现金流达到达136亿元,同比激增426%。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企业盈利质量的显著优化,更在当下环境中凸显了稳定现金流的重要性,显示出企业的强劲发展韧性。
15年不间断增长,累计分红近700亿彰显经营韧性
自2010上市以来,海康威视的营收持续15年无间断增长,由当年的36.05亿,到2024年增长到924.96亿元,直逼千亿大关,年复合增长率达26.1%。这样的年复合增长率,在整个A股市场,实属凤毛麟角。
业务持续向好发展态势下,海康威视更是以百亿级分红,给股东的回报极为慷慨。其中,2025年中期分红于10月10日实施完毕,派发36.66亿元红利。更值得关注的是,过去12个月已现金分红100.96亿元,注销式回购20.28亿元,合计超121亿元。
在稳健的经营和较强盈利能力的背景下,以实打实的百亿级分红,凸显了企业实力以及对股东的诚意,用真金白银回报。需要指出的是,自上市以来,海康威视净利润累积约1380亿元,派发的现金红利累积约685亿元,分红率达50%左右,实现“业绩增长+高额分红+回购”的良性循环,也是经营韧性与盈利能力的生动注脚。
尽管近两年营收增长有所放缓,但海康威视仍然维持正增长态势,保持稳健之姿。要知道,若将一个企业时间轴拉长至15年,或者20年来看,能够实现营收无间断增长的企业,寥寥可数。
海康威视在商业浪潮中,穿越了行业发展周期,仍然保持行业龙头地位的竞争力,且营收维持正增长,展现出一如既往的韧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其长时间获得增长?
首先,主要在于持续创新以及适应变化的能力。
谈及海康威视,对他的标签,大家还是惯性停留在“安防巨头”这个标签上。不可否认,早期的海康威视依托安防起家,见证和参与了安防行业的发展壮大,最终成为行业龙头。
时至今日,若仅以“安防”定义这家企业,显然被低估。早在多年前海康威视就积极谋划拓展业务范围,瞄向前景更广阔的场景数字化业务。海康威视将所沉淀的行业经验,结合感知能力与AI能力,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继而由传统安防蜕变为一家智能物联AIoT公司。
01
经过20余年的持续创新,海康威视依托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了深厚的智能物联技术体系,已开发超过3万种的硬件产品,推动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譬如,在助推能源产业数智升级、赋能煤质检测场景数字化领域,海康威视的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能实时获取采样煤炭的检测结果,实现煤质信息的精准获取,全程自动无人干预,改变了传统煤质检测取样、制样、化验的复杂流程,构建起高效、透明的在线检测模式,这也是场景数字化业务不断推进的一大标杆场景。
与此同时,声音不仅可以听出故障,还能“看见”隐患,为工艺过程质检和设备设施运维管理提供可靠解决方案。例如声振温监测系统用一个探头就能实时监测工业设备的声音、振动、温度,及时发现异常,保障产线正常运转;在线式声像仪则可以通过声音“看见”隐患,定位气体泄漏、局部放电等位置,助力变电站、液化气站等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0余年来,海康威视从可见光感知起步,持续拓展红外、毫米波雷达、X光、声波等感知技术,让机器具备“眼耳鼻舌”等各种感知能力,支持千行百业感知采集物联数据。同时,还将物联感知与AI技术融合,持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能力,支撑在千行百业落地智能化应用。
这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近5年的研发投入金额累计近500亿,仅2024年研发投入就高达118亿元。为此,在智能物联时代构建了全面的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打造出智能物联产品体系,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为业绩注入增长动力。
当前,公司在巩固业务规模的同时,盈利能力恢复双位数增长。2025年Q3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20.31%,增长模式由此从收入规模的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的收入增长,这也是海康威视坚持“有效益的增长”取得显著成效,也为行业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整体来说,得益于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凭借20多年行业实践上的深厚积累,使得海康威视有能力穿越行业技术发展周期。
02
尤其当前AI大模型技术的兴起,为智能物联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由此,海康威视全面拥抱AI大模型。
在AI大模型相关的技术方向上加大投入,将大模型技术融入产品,提升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的能力,并已发布数百款大模型产品,推动AI大模型产品落地。
其中,早在2023年就发布的海康观澜大模型,给公司的软硬件产品和方案在感知智能、认知智能上带来了实质提升。海康威视的大模型产品在工业、交通、电力、化工等诸多行业落地开花,走进各行业生产、运营、管理的核心环节,带来切实可见的效果提升。
比如在工业质检领域,搭载海康观澜大模型的X-Ray智能缺陷检测设备用X光检测电路板焊接缺陷,检测效率可提升80%;电力领域,搭载气象大模型和时序大模型的风功率预测一体机可通过更精准的预测,助力风电场合理排产、高效发电,帮助华东区域某300MW海上风电场功率预测偏差总考核费用年均降低超120万元,降幅超15%。
大模型应用成果不断涌现,海康威视在为千行百业提供AI大模型的智能应用中收获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将为未来业务增长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
其次,在主业以外,海康威视的创新业务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迈入规模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24年来自创新业务规模达224.84亿元,同比增长21.19%,营收占比24%。
“大变局时代,企业最大的危险不是变化本身,而是采取昨天的逻辑去应对变化。”这是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经典名言,不仅被奉为圭臬,也时刻提醒着我们,企业须顺应时代变革,这是驱动企业持续领先的根本动力之一。
德鲁克的这句箴言也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海康威视持续15年增长的底层逻辑。当行业周期更迭、技术浪潮汹涌,海康威视并未固守安防领域的传统路径,而是从安防巨头向智能物联AioT进发,瞄向更广阔的场景数字化业务,将感知能力与AI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场景数字化。
与此同时,AI大模型浪潮席卷而来,各界纷纷顺势而为,利用大模型所带来的变革能力,让更多企业可以更低的成本部署AI应用,带动国内AI全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加速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进程,开启一个增长新时代。
AI大模型所带来的智能化趋势背景下,也为海康威视带来了历史性产业机遇。凭借持续的研发,抢占技术制高点,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走进千行百业的具体场景中,将技术转化为产业动能,在智能物联赛道上开辟出增长新路径。
整体来看,稳固安防业务优势的同时,场景数字化业务的开拓帮助海康威视打开新空间。预示着通过“技术创新+场景深耕”,正在释放出新一轮发展机遇,而海康威视正乘势而上。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致力于深度解读AI大模型、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