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台州晚报】;
“医生,我的眼睛又红又痛,是不是隐形眼镜把眼睛戴坏了?”在台州医院眼科门诊,62岁的王大妈双眼通红,向副主任医师黄勤竹求助。检查发现,王大妈的角膜上皮已出现大面积糜烂,而“元凶”竟是连续半年未摘的隐形眼镜。
像王大妈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随着隐形眼镜成为近视人群的“日常标配”,其引发的角膜损伤、干眼症甚至感染问题日益凸显。黄勤竹提醒,隐形眼镜使用不当,可能让便利变成健康隐患。
“眼角膜本身没有血管,其所需氧气主要从空气中获取,而佩戴隐形眼镜会使角膜无法直接接触空气,进而造成角膜缺氧,引发组织损伤,还可能进一步导致角膜水肿。此外,在佩戴或摘取隐形眼镜的过程中,操作不当可能会刮伤眼睛,造成机械性损伤。”黄勤竹提醒,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会加速眼泪蒸发,隐形眼镜往往具有亲水性,会吸收眼睛水分,从而导致眼睛干涩。
同时,泪水里的蛋白质容易沉积在镜片上,若不注意护理清洁,这些沉积物会刺激结膜,引发结膜炎;若卫生情况欠佳,且连续长时间甚至佩戴隐形眼镜过夜,还会影响角膜的局部抵抗力,导致角膜上皮损伤,为细菌侵入创造条件,最终可能引发角膜炎。
黄勤竹提醒,这些人群,请谨慎使用隐形眼镜。
“首先,干眼症、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等眼部疾病患者等眼睛本身有问题的人;其次,糖尿病(易引发眼部并发症)、甲亢(导致眼突)等全身性疾病患者;再者,粉尘、化学烟雾等特殊环境工作者。这些人群都不建议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黄勤竹说,未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青少年群体,易因护理不当引发眼部感染。此外,孕产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抵抗力下降,眼睛角膜容易水肿,一旦发生感染,用药麻烦,不建议佩戴隐形眼镜。
如何将隐形眼镜的使用风险降至最低?黄勤竹建议,佩戴前注意镜片与手部的“双重清洁”;检查镜片是否破损、变形,护理液是否过期;连续佩戴不超过10小时,避免午睡或过夜佩戴;拒绝“自来水冲洗”,清洗镜片需用专用护理液冲洗,防止细菌甚至阿米巴虫感染。
若佩戴后出现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应立即停戴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或拖延。
最后,不要拒绝框架眼镜,适当让眼睛“透透气”。
台州晚报新媒体 记者:王琛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