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越)11月18日,全球环境基金(以下简称“GEF”)工业供热系统与高耗能设备能效促进项目节能技术试点示范及现场推广活动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
此次活动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主办,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指导,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顺德检测院承办,深圳市深能南部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协办。与会者以“技术示范、经验共享、全球推广”为核心,共探特种设备节能技术落地路径,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作为国际合作与国内实践深度融合的标杆项目,GEF工业供热系统与高耗能设备能效促进项目自2014年启动以来,始终坚持“标准筑基、技术赋能、人才孵化、示范引领”,构建起“标准—技术—人才—推广”四位一体的能效提升体系。项目实施10年间,已完成从“框架搭建”到“攻坚落地”的关键跨越:2014—2017年建成“标准—技术—人才—金融”协同机制,2018—2022年打造六大专业实验室、制修订6项国家标准、培育近百名顶级技术专家;2024—2025年,经过层层选拔诞生的20个技术示范试点,成功填补了循环经济产业中在锅炉节能及维保、发电量提高、用电设备节电、中水利用和节水等方面能源综合利用的空白,成为项目迈向发展新阶段的“关键落子”。
活动聚焦成果转化与全球推广,设置了三大环节。现场观摩环节,参会人员实地考察了余热利用、碳监测等试点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场景;经验分享环节,顺德检测院详细解读了试点单位从“实验室研发”到“生产线应用”的落地路径,分享技术适配、成本控制、效果评估等关键经验;项目推广环节,深圳市深能南部生态环保有限公司的节能技术获GEF项目评审认可,该技术将通过GEF全球网络向全国乃至全球推广,为国际节能减排事业提供“中国样本”。
据了解,GEF项目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国际合作实践,已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标准体系与国内领先的检测矩阵。下一阶段,市场监管总局将进一步推动相关单位强化关键技术攻坚,聚焦余热利用、碳核算等核心领域,形成可复制、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健全“测试—评价—改进”协同机制,借鉴浙江、陕西试点经验,推动技术落地闭环;扩大示范辐射效应,让地区节能经验通过GEF网络走向全国、惠及全球。
此次活动的举办,标志着GEF项目正式进入“成果转化攻坚期”。未来,项目将持续凝聚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国际组织多方力量,助力绿色低碳的种子在更多区域开花结果。
上一篇:山海无界 同心致远
下一篇:湘鄂赣执法协作“朋友圈”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