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永 本报记者 江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冬雪已至。
一支特检援疆团队正在寒风凛冽中的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准东开发区”),紧锣密鼓地推进检测工作。
这支团队便是由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福建省特检院”)派出的22人技术专家团队。截至今年10月底,该团队已完成对32家重点企业、18家充装单位和10家检验机构的特种设备“全面体检”,累计排查锅炉159台、压力容器17769台、压力管道4933条、起重机械124台,出具检查备忘录60份,梳理隐患300余项。
据了解,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准东开发区内企业使用的特种设备数量庞大、参数高、运行周期长。受准东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邀请,福建省特检院派出技术专家团队对开发区内的重点企业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特种设备专家查隐患服务,涉及使用单位安全检查、新建项目安装质量抽查、应急管理培训及检验机构质量核查等,通过“检查﹢指导﹢培训”方式实现精准治理。
“十四五”以来,福建省特检院持续深耕准东开发区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以公益属性为核心构建全链条技术支撑体系。2023年9月,该院首次组建团队入疆开展电梯专项检查,抽查312台电梯,发现隐患229条,并于同年11月组织150余家单位开展“两个主体责任”培训,推动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2024年是该院的技术支援深化之年:年初,为50余家化工企业开展培训并进行双重预防体系评价,识别风险点462处;9月,在昌吉州7个县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培训,530余人参训。截至今年10月,该院已在准东开发区举办公益培训12场,惠及企业600余家次,培养管理骨干800余人。
面对极端环境和复杂工况,福建特检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2024年1月,在-20℃的严寒环境中,该院首次在新疆应用高温相控阵、声发射等技术,对11台压力容器实施“不停车检验”,发现并指导消除12处重大缺陷,获企业赠旗致谢。同年,该院运用氦质谱检漏技术为准东开发区重点企业还原炉夹套管精准定位泄漏点,挽回经济损失超千万元;首次开展失效分析,借助SEM(扫描电子显微镜)、XRD(X射线衍射)等手段查明热交换器开裂原因,为企业设备选型提供科学依据。这些技术在新疆高海拔、大温差环境下成功落地,显示出福建特检过硬的技术实力。此外,该院投入300余万元配置检测设备,通过“师徒结对”培养昌吉本地特检人员20人次,推动老旧电梯评估、PE管道检验、安全阀在线校验等6项技术实现本地化应用。
2023年7月,福建省特检院与昌吉州市场监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援疆检验服务中心,标志着该院援疆工作由短期支援转向长效机制建设。党建引领成为协作纽带,临时党支部派出党员技术骨干400人次,以实际行动践行“精检铸安,‘疆’心笃行”的誓言。双方还建立了双向交流机制,昌吉人员赴福建跟班学习,福建专家常驻准东开发区指导,形成互促共赢格局。两年来,双方联合制定《电梯维保质量评估准则》等4项地方标准,开展管道智能检测机器人等3项科研攻关,申报专利3项,推动援疆模式向“技术输出﹢联合创新”升级。
从闽江之畔到天山脚下,跨越4000公里的特检援疆路,不仅筑牢了准东开发区能源基地的安全防线,更书写了闽疆两地的深厚情谊。未来,这支“特检铁军”将继续以专业赋能安全,用协作诠释担当,为新时代援疆事业贡献更多福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