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一场“津英汇”活动,让企业的需求、高校的研究和政府的政策像齿轮一样咬合在一起。
11月6日下午,河北区旺海国际航运大厦会议室内,气氛格外热烈,河北区“人才引领 科教协同”第二十九期“津英汇”活动正在举行。台上,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得者、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斗的发言引人深思:“人才是企业最核心的资产和竞争力的源泉,一支具备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更是企业实现从‘生存’到‘卓越’的重要引擎。”
他的话音刚落,天津铸金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铸便深有感触地说:“赵工说得太对了!我们生产经营过程中就面临市场化进程迅速,企业生产周期如何与高校科研周期更好匹配、如何对接好科研人才推动产业升级的棘手问题。”
这场对话不是简单的客套寒暄,而是直指产学研融合中的痛点难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河北区积极搭建“津英汇”交流平台,让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坐在一起,共同破解创新发展难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不是一句空话。”河北区科技局党组书记郑贵忠表示,“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的平台,打通各方资源,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
在圆桌对话环节,各方代表更是畅所欲言。熙瞳光电总经理黎达直言:“我们中小企业最头疼的就是人才问题。培养一个技术骨干不容易,留住人才更难。”天津城市职业学院院长崔凤梅回应道:“这正是我们职业院校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我们秉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参与企业真实项目,毕业后直接上岗。”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寇疆晖提出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思路:“学校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与作品创作,比如‘泥人张AI专属大模型’广受好评,就是科技赋能艺术融合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
活动的高潮出现在“智汇海河北·英才臻享卡”颁发环节。赵斗、钱铸、贝芸科技总经理周晓菲等,被河北区郑重授予人才服务卡,会场响起热烈掌声。周晓菲激动地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我们科技企业的使命所在。这张卡不仅是荣誉,更体现了河北区对人才的重视和关怀。有了这样的支持,我们创新创业的底气更足了。”
“‘智汇海河北·英才臻享卡’是面向我区市级及以上人才项目获得者、为区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的专属人才服务卡,包含金融、健康、亲子、视听、人才专属服务5大礼遇,涵盖餐饮、旅游、生活、休闲、教育、医疗6大类42项服务权益。我们推出英才臻享卡就是要让每一位选择河北区的人才感受到河北区尊重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的满满诚意。”河北区委人才办负责人徐娜说,“‘津英汇’只是一个开始。后续我们将建立长效对接机制,确保今天达成的合作意向都能落地生根。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上一篇:擦亮生态底色 提升发展成色
下一篇:又一万亿“航母级”券商或将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