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柴思源
11月21日晚,当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圣火在岭南夜空缓缓敛去光芒,内蒙古体育代表团运动健儿怀揣着5枚金牌、4枚银牌、12枚铜牌的荣誉,为这段逐梦征程画上圆满句点。
深圳拳台上,拳套碰撞的脆响里藏着不服输的韧劲;清远摔跤场上,新秀的崛起与老将的坚守令人动容;肇庆柔道馆内,利落的“一本”尽显北疆儿女的果敢;云浮曲棍球场边,夺冠的呐喊震彻云霄,这是激动人心的圆梦时刻。内蒙古健儿把“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浸入每一滴挥洒的汗水、每一次咬牙的坚持里,化作一股鏖战赛场的坚韧力量,在粤港澳大湾区刻下了属于北疆的拼搏印记。
十五运会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瞬间,记录着内蒙古健儿的坚守与突破。
11月15日晚,男子曲棍球决赛场上,当内蒙古队第五轮23米球稳稳入网,长达32年的全运冠军荒就此终结。四战全运的队长孟迪浩高举双臂狂奔,泪水混合着汗水滑落,“这枚金牌属于每一个不放弃的队友!” 赛前模拟过无数次落后场景的队员们,在开场2分钟就因犯规送点的绝境中沉着应战,最终在残酷的决胜环节改写历史,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几代曲棍球人的坚持终于开花结果。
深圳宝安体育中心内,人们看到内蒙古拳击队传承的力量。巴黎奥运会冠军李倩爆冷出局,转身微笑拥抱对手,为年轻队员送上祝福;奥运会亚军杨柳遗憾摘铜仍守在赛场边,为登场的队友细致拆解战术得失,呐喊助威。老将把遗憾藏进从容里,小将毅然接棒前行。24岁的赵轩面对巴黎奥运会冠军常园,在第一回合小幅落后的情况下,用灵活躲闪与凌厉反击撕开防线,最终以5:0的满分夺冠。这位练拳11年的姑娘用1枚金牌为正处于新老交接的内蒙古拳击队注入强心剂。近年来,稍显沉寂的内蒙古男子拳击也实现突破,本届全运会斩获1枚银牌和2枚铜牌。内蒙古拳击队主教练哈达巴特尔表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内蒙古体育局和内蒙古自治区重竞技运动中心不断完善的选拔机制,相信未来内蒙古拳击会延续辉煌,越来越好。”
本届全运会,柔道赛场依然是内蒙古队的绝对主场。布和毕力格在男子90公斤级决赛中,仅用两分钟就以一记干净利落的“一本”战胜老对手谢亚东,成功卫冕;男子73公斤级决赛尾声上演绝杀好戏,青达嘎一记完美投技将山东队王由良精准摔落,同样实现卫冕。在柔道混合团体赛中,布和毕力格、青达嘎、额日和木巴图、周佳、王令臻等队员团结协作,虽屈居亚军却展现了强大的团队凝聚力。最终,内蒙古队在本届全运会柔道项目收获2金2银2铜。内蒙古柔道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托娅说:“目前,内蒙古女子柔道正在上升阶段,男子柔道水平在国内领先,而且本届全运会在男子小级别较量中有所突破,我们的目标是要走向世界。”
竞技场上,校园力量亦尽情绽放。11月18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排球项目女子20岁以下组收官,内蒙古U20青年女排以3:2险胜北京队,最终斩获第七名,这是内蒙古代表团征战全运会以来,在排球项目上取得的最佳战绩。 本届全运会,以包头市第一中学女排为班底的内蒙古U18、U20两支青年女排队伍,双双跻身全运会决赛圈,这是内蒙古60年来首次在全运会排球项目中站上决赛阶段的赛场。对于“学生军”而言,能与全国各地的专业队同场竞技,本身就是一场了不起的跨越。包一中女排教练王琳说:“孩子们既要兼顾学业,又要坚持高强度训练,能闯进全运会决赛圈,离不开每个家庭的支持和孩子们的不懈努力。”
赛场内外,老将的坚守令人感佩。四战全运的摔跤选手钱德根查干,在女子76公斤级铜牌赛惜败后,俯身轻吻承载了10余年青春的摔跤垫,“我的运动生涯结束了”的哽咽里,藏着亚锦赛摘铜、世界杯夺牌的荣光与不舍。马术项目场地障碍团体赛上,刘同晏、达日玛、张睿、韩丰携手摘铜。58岁的马术运动员刘同晏第九次征战全运,与爱马“阿吉乃”并肩作战,诠释了对体育最真诚的热爱。
从岭南到北疆,内蒙古健儿带回来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对体育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有人到达,有人开路,有人含泪告别,有人刚刚起跑,人们见证的不是胜负,是一代又一代人永远举着那束名为热血的火种。
追逐梦想的赛场上,我们都是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