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海峰
从精英化的首席质量官“大练兵”,到标杆性的质量变革案例“大阅兵”,再到全民性的质量知识“大普及”……今年以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通过培训、展示、竞答“三箭”齐发,构建起一个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立体化质量提升体系,标志着该局正以系统思维重塑质量生态,以人才为引擎,以创新为路径,以全民意识为土壤,奋力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的质量答卷。
质量,这一发展之基、利民之举、强国之策,正在三晋大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淬炼质量先锋 夯实人才之基
金秋太原,学风正浓。10月14日,山西省首届企业首席质量官能力提升培训拉开帷幕。200余名首席质量官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堂思想淬炼与能力锻造之课。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培训,而是一次立足未来的人才“大练兵”。培训中,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新安深入解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与山西省质量强省实施路径,从政策层面勾勒出质量发展的“山西蓝图”;中国质量协会专家赵志民以《卓越绩效模式与企业质量战略管理》为题,将抽象的管理理念转化为可落地的战略工具;中国计量大学讲师张建侠聚焦“质量管理数字化”,揭示数据如何成为新时代质量管理的核心驱动力;来自太钢集团、华翔集团、吉利汽车等标杆企业的资深讲师戴秀东、韩林豹、陶伟,结合企业实战,传授质量工具方法的“硬核”应用。
课堂上,不见照本宣科的沉闷,唯有思想碰撞的火花。讲师们引案例、设问题、组织小组研讨;学员们凝神倾听、踊跃提问、认真做笔记。课间休息时,走廊里、座位旁,三五成群的学员仍在继续交流。“戴老师讲的‘质量门’控制方法,直接戳中我们生产线的痛点,回去就试点应用。”一位来自装备制造企业的首席质量官兴奋地说。另一位来自食品行业的学员表示:“张老师关于数字化质量追溯的案例,为我们破解供应链质量管控难题打开了新思路。”
这场培训,同步进行了线上直播,为山西的质量领军者们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知识赋能”与“头脑风暴”,为他们扛起“企业质量第一责任人”的重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绽放创新之花 共享变革之果
10月16日,山西省首届质量变革创新良好实践案例展示活动启动。这场展示,堪称一场山西质量领域的“创新博览会”。
启动仪式上,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张霞感慨道:“这些案例,是山西企业质量变革的生动实践,更是我们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山西省人力与社会保障、工业和信息化、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和山西省科协等行业组织负责人共同参与,彰显出山西质量工作“多元共治”的格局已然形成。
展示环节,舞台属于来自20家企业的35名代表。他们不再是简单的汇报者,而是企业质量变革的代言人和叙事者。华翔集团的首席质量官,通过情景模拟,再现了如何通过精益管理将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提升至99.5%的攻坚历程;吉利汽车的晋中基地代表,用动态数据可视化,展示了智能制造环境下质量控制的“数字孪生”实践;一位来自老陈醋企业的首席质量官,讲述了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质量管理融合,打造出飘香世界的“山西名片”品牌故事。
案例展示内容涵盖精益管理、数智化实践、品牌建设、团队创优四大篇章,形式囊括演讲、模拟、演示等多种手段——每一个案例都是一次破题高质量发展的“山西探索”,背后是降本增效的实在成果,是市场口碑的显著提升。台下,听众时而凝思,时而鼓掌,一位参会者感慨:“这绝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打实能学能用的‘山西方案’,看到了差距,更找到了方向。”
活动期间,全体首席质量官庄严签署并宣读了《山西省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倡议书》。笔尖划过纸面,承诺重于千钧。这不仅是仪式,更是山西质量人面向未来的集体宣誓与使命担当。
云端掀起质量风 全民共筑强省梦
当培训与展示圆满落幕,一场覆盖更广、参与度更高的线上质量浪潮随即在三晋大地澎湃涌动。11月15日,山西省首届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有奖竞答活动正式启动,将质量意识的种子撒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此次活动巧妙利用新媒体平台,以微信H5为载体,设置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备的题库。题库内容紧扣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方法工具,覆盖质量文化、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等关键维度;题型多样,难易适中。
参与者只需动动手指,在答题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不仅提升了自身质量素养,还有机会赢取微信红包奖励。这种“寓教于乐、学有所获”的模式,迅速点燃了全民参与的热情。竞答活动启动仅两天,活动平台访问量便突破一万人次,且数据仍在持续攀升。来自高校的学生、工厂的一线员工、服务行业的管理者、关心社会发展的普通市民……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涌入云端,形成一股学习质量知识、热议质量话题的热潮。
这场竞答,看似是一场知识竞赛,实则是山西构建“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良好社会氛围的一场重要实践,打破了时空界限,将质量强省的宏伟战略,转化为每一位三晋儿女可感知、可参与的具体行动,为山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最广泛、最深沉的人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