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报)
转自:中国环境报
“到2027年,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这是《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中确定的具体目标。
近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覆盖领域迎来进一步扩大。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陆上油田低气量伴生气回收利用》(以下简称《方法学》)。
《方法学》明确提出,符合条件的规模小于每天3万立方米的陆上油田伴生气(以下简称伴生气)项目可申请CCER。
为何《方法学》聚焦于低气量伴生气?低气量伴生气有何特点,如何助力降碳减污?企业申请CCER项目收益情况如何?本报记者采访了《方法学》的牵头编制单位负责人、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碳中和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范巍。
“废气”华丽变身“商品气”,哪些企业可入局?
中国环境报:伴生气有什么特点?以前是怎么处理的?
范巍:伴生气是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伴随原油一起产出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在100年时间尺度上,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8倍。
为了避免甲烷直接排空,一般会在生产设施处通过火炬燃烧掉,将强效温室气体甲烷氧化成温室效应弱得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这是一个“降级”处理。它依然在排放温室气体,只是排放的温室效应减弱了,而且,如果燃烧不充分(大风、设备故障等),会有部分甲烷未被燃烧而直接排放,造成污染。
经历了十几年的技术发展,企业已对气量高、气质好、有管网配套条件的伴生气进行了回收,但还有部分伴生气在目前条件下不具备经济可行性。
例如,井场所在区域偏僻、孤立,或者受到工艺、地质等条件限制,周边没有现成集输管网,还有些项目可回收气量偏小,同时存在潜在的气量衰减风险等,这类伴生气现场主要采用火炬燃烧后排空的方式处理。
《方法学》确定的申请CCER项目规模门槛是,项目回收的伴生气来自于陆上油田,且同一站场(厂)内伴生气处理系统设计总规模小于每天3万立方米。也就是说,《方法学》为那些将伴生气有效资源化利用的小规模分散型项目以及目前条件下不具备经济可行性的项目提供了激励机制。
中国环境报:方法学对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有怎样的推动作用?
范巍:通过回收这些伴生气,可以有效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举两得。因为伴生气过去通过火炬烧掉,既排二氧化碳,又产生污染物。现在通过技术手段,把“废气”变成了“商品气”,用于生产管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稳定轻烃、混烃等产品。在实现碳减排的同时,也改善了区域空气质量,社会效益与环保效益兼具。
同时,伴生气回收是对国家能源安全的“绿色补充”。可以说,把原来浪费的伴生气回收起来,就等于为国家增产了清洁天然气,助力国内油气供应能力的提升,是“变废为宝”支持国家能源战略的生动实践。
总的来说,这项工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减排量,是能源行业兑现国家自主贡献承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减排有潜力,开发项目企业收益率如何?
中国环境报:伴生气的减排潜力如何?获得CCER收益后,企业收益可以提升多少?
范巍:据估算,当前已建项目可产生减排量约为每年30万吨CO2e。到2030年,项目可产生减排量预计将增加至每年约150万吨CO2e。
目前,对于规模小于每天3万立方米的伴生气回收项目,由于回收规模小、产品产量低,同时存在气量衰减等问题,投资成本高、经济性差,普遍低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调整部分行业建设项目融资前税前财务基准收益率的通知》规定的石油行业项目融资前税前财务基准收益率水平,部分已建设的项目处于停产状态。CCER收益对这些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以黑龙江省某项目为例,伴生气源规模仅为每天1.5万立方米,目前收益率为5%左右,经计算,获得CCER收益后,收益率可提升至约8.5%,激励效果显著。
根据《方法学》,申请项目的减排量产生于项目相关监测数据联网之后,即项目监测数据应与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https://www.cets.org.cn)联网,完成联网试运行之后,根据监测数据,按照相应的计算公式,得出项目总体的减排量。
中国环境报:企业申请CCER项目需要有哪些投资成本,如何控制开发成本?大概多久可以收回投资成本?
范巍:新开发项目需要的投入包括项目自身和审定核查两个方面。企业需要按照《方法学》要求,进行计量监测设备的配备和维护,开展伴生气组分的定期监测,并对需要联网上传的数据配备联网条件。此外,企业还需缴纳项目审定与核查的费用。
但具体投资成本是多少,比较难预测,不同项目的基础条件不同,投入和回收周期不同。
但《方法学》为企业控制项目成本提供了一些路径。为了方便企业操作,《方法学》设置了可以整合申请的情况,即同一企业单位内,位于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多个伴生气项目且伴生气处理系统总设计规模小于每天3万立方米的项目,可合并申请。这是基于《方法学》适用对象为低气量伴生气回收项目减排量较小,结合目前CCER的整体开发成本考虑,提出的激励性条款。
此外,为减少企业的监测成本、简化核查环节,《方法学》在不对减排核定结果造成明显影响的前提下,允许对部分参数采用默认值。如针对回收产品管输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稳定轻烃、混烃的低位发热量、单位热值含碳量、碳氧化率等,均可采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默认值。
防范数据造假,开发企业与第三方企业怎么做?
中国环境报:如何确保数据质量?《方法学》对数据监测提出了哪些要求?
范巍:《方法学》对项目运行时长、气体的流量、温度和绝对压力、以及回收产品的质量、项目外购化石燃料质量或流量、项目下网电量、运输车辆往返距离、进入处理系统的伴生气组分等参数提出监测要求。
目前,油田生产相关数据普遍接入企业内部分散式控制系统(DCS),相应的监测数据按监测频次进行存储,具备监测数据联网条件,通过增设传感器、采集网关、数据传输存储系统、数据上传网关等,按要求接入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可以有效辅助第三方审定与核查机构根据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数据、项目监测储存系统、生产数据统计台账等材料进行交叉核对,防范数据造假风险。
第三方核查机构需要开展项目适用条件、项目边界和项目监测计划等方面的审定与核查,并交叉核对减排量。例如:通过查阅可研、环评等文件,结合现场查看,核实项目实际规模及产品用途;依据设计文件,并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等技术手段,精准校核项目边界与拐点坐标,确保其描述准确;检查监测计划、计量点位图及仪表检定记录,现场核验关键仪表的安装、精度与数据,确保监测系统完整、准确且按计划运行;基于平台监测数据与产量、能耗等证明,对核算报告进行交叉比对,并遵循保守原则对减排量进行取值核定等。
中国环境报:在监测设备方面,《方法学》有哪些要求?
范巍:《方法学》要求,项目安装使用的电能表、流量计、温度计、压力计、电子汽车衡等,在安装前应当由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获得计量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依据相关规程的要求进行检定。
在使用期间,项目业主应委托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第三方计量技术机构,按照现行有效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定期进行校准,并且出具报告。项目中回收产品流量、产量、下网电量、化石燃料消耗量、进入处理系统的流量等关键参数的计量装置出现未校准、延迟校准或者准确度超过规定要求时,应对该时间段内的数据采用相关措施进行保守性处理。
面对“真金白银”,如何确定项目减排量?
中国环境报:项目减排量就是真金白银,减排量的多少直接关系企业的收益,根据《方法学》,项目是如何计算减排量的?有哪些关键参数?参数获得的方法是什么?
范巍:《方法学》中,项目减排量由项目基准线排放量减去项目排放量和项目泄漏量得到。
项目排放量包括项目消耗的外购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量、项目电耗以及项目运输排放;项目泄漏量,即项目有可能导致上游部门在开采、加工、运输等环节中使用化石燃料等情形,与项目减排量相比,其泄漏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方法学》中,伴生气项目的基准线排放量为伴生气在生产设施处直接燃烧的排放量。
不过,陆上油田伴生气直接燃烧的热值、单位热值含碳量等数据在实际情况下难以获取,同时依据保守性原则,《方法学》规定,要根据产品产量进行回溯计算。为避免混入其他来源伴生气,特规定测量伴生气处理系统入口处流量、组分并与产量交叉核对,按照保守原则取值。
同时,考虑到目前伴生气已有少量设计规模在每天3万方以下的示范项目,为确保基准线排放的保守性,对行业符合《方法学》适用条件的伴生气回收率进行扣减。
也就是说,要确定项目的减排量(回收的伴生气在基准线情景下的排放量),要根据保守性原则采用回收产品产量进行回溯计算,即需计算气态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和其它回收产品直接燃烧产生的排放量。这要对伴生气回收产品的流量、温度、绝对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测,同时需测量伴生气处理系统入口处气体的流量与组分,并与产品产量和排放量进行交叉核对,对项目减排量保守性取值判断,如出现产品产量计算出的排放量超过按照入口伴生气计算排放量的情形,需对超过部分的减排量进行扣减。
中国环境报:《方法学》与国际相关机制相比有何不同?这些不同基于何种考虑?
范巍:国际上清洁发展机制(CDM)、核证碳标准(VCS)等机制均包含有伴生气领域甲烷减排项目方法学,注册项目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学为AM0009“燃烧或放空的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
《方法学》充分借鉴总结国内外已有油田伴生气回收方法学编制经验,并结合项目现场实地调研,在适用条件和数据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确保基准线保守、数据质量可监管和可操作。
一是适用条件更为符合目前我国伴生气回收的技术发展现状和政策导向,支持陆上油田低气量伴生气回收;二是数据质量要求更高,采用产品产量追溯进行减排量计算,同时用回收气体流量组分进行校核,更符合保守性原则,设定监测值的监测频率、数据记录频次和联网等要求,更有利于数据监管;三是对于符合适用条件的项目免予额外性论证,简化审定与核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