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都市现场原创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立冬过后,气温降低,鄱阳湖迎来候鸟迁徙小高峰。在鄱阳湖南矶湿地,保护区工作人员在近期监测中持续记录到白鹤、东方白鹳、小天鹅等重点保护候鸟集群现身,种群规模正逐步扩大。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巡护员金鑫告诉都市现场记者,在南矶湿地三泥湾跟白沙湖交界处的水域,一直是冬候鸟栖息比较多的地方,种类以小天鹅、白鹤为主,偶尔也会发现白琵鹭、东方白鹳,还有一些雁鸭类。
金鑫介绍,目前,南矶湿地有各类水鸟10多万只,其中包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白枕鹤、东方白鹳以及意外现身的黑脸琵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天鹅、白额雁、白琵鹭、鸿雁等。
越冬候鸟为何如此青睐南矶湿地?
今年,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前采取了管水控水措施,进入秋冬季节后,整个湿地内水量丰盈、浅滩湿地交错显露,这为多种候鸟栖息觅食提供了合适的空间。“像野生藕类一些野生水生的植物长势比较好,它们不仅是越冬候鸟的一些食物来源,也为越冬候鸟提供了一些庇护所,一些鸟类会躲在莲子等植物当中避风取暖,同时也能遮挡天敌”。
为了保护好这些远方来的“客人”,鄱阳湖南矶湿地管理部门及南矶乡时调整巡查范围,增加执法人员,加大巡查力度,让冬候鸟有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