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瞰华东)
图源:光明地产公众号苗野|发自上海
地产行业高管更迭潮下,又一家国有房企完成了权力交接。
11月18日,光明地产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董事长陆吉敏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经过法定程序,公司董事会已选举王伟为新任董事长。
这位曾在光明食品集团多家下属企业担任要职的“老光明人”,正式执掌这家国有房企的发展大舵。
换帅之际,光明地产正面临不小的经营压力。
从已公布的财务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达3.9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这也是光明地产近四年同期首次出现亏损。前三季度公司签约金额约32.04亿元,同比下降16.88%。
作为一家拥有“光明”基因的国有上市房企,光明地产正经历自2015年重组转型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从曾经喊出“三年500亿元”的雄心,到如今销售额缩水至不足60亿元,这家老牌房企的生存之战已经打响。
王伟接任光明地产董事长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带领这家老牌国企穿越行业低谷。业内普遍认为,对于光明地产而言,此次领导层更迭既是挑战,也是重新审视发展战略的契机。
换帅迎新
年满退休的陆吉敏转身离开,拥有光明食品集团多重履历的王伟正式接棒。
根据光明地产公告,陆吉敏的辞职申请于2025年10月29日提交,随后在11月14日的董事会上,审议通过了补选王伟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
从履历看,王伟是光明食品集团体系内成长起来的干部,拥有丰富的国企管理经验。他曾任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董事;光明食品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伟的职业生涯与光明食品集团生态圈紧密相连,在接任光明地产董事长前,他是光明食品产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总经理。
在交接时间点上,王伟或早在10月底就已开始履职。光明地产11月14日召开的第九届董事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就显示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王伟召集主持。
此次人事变动标志着光明地产正式开启王伟时代。面对房地产行业的新常态,这位新掌门的战略布局和业务调整,将直接影响这家老牌国资房企的发展轨迹。
有分析认为,王伟的整个职业履历体现了“产融结合”的特点,既有产业管理经验,又有金融和投资业务背景。这是在面对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被选中的重要因素,有望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为光明地产在资本运作和产业链投资方面带来新的思路。
这并非光明地产今年唯一的高层人事变动。
2025年9月4日,公司董事李力敏因工作需要辞去董事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
随后,光明地产于9月5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季新峰担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并补选其为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季新峰此前担任光明地产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职工监事。
“这一系列调整显示了光明地产在治理结构和人事安排上的持续优化。”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这是正常的新老交替、人事常态化调整。房企管理层调整是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与业务调整的需要,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新模式,房企管理者也需要进行能力重塑。
承压前行
从陆吉敏到王伟,光明地产完成了在行业寒冬中的领导权交接。但这一次换帅发生在光明地产业绩面临挑战的关键时期。
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净亏损达3.98亿元,同比止盈转亏,去年同期净利824.11万元。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08亿元,同比下降8.12%。
光明地产表示,营业收入系本期非房板块结转收入同比减少所致。净利润亏损主要因为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规模及报告期内结转项目毛利率水平下降。
这与房地产行业整体低迷态势相符。梳理近年财报数据发现,光明地产的销售额已从2020年的362.68亿元高点骤降至2024年的55.47亿元,收缩幅度高达85%。
这种持续下滑的态势延续至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期内签约金额为32.04亿元,同比下降16.88%。其中,第三季度单季签约金额仅7.92亿元,同比暴跌48.81%。
业绩压力的背后,是房地产行业整体调整的大环境。光明地产作为光明食品集团旗下房地产业务的重要平台,也未能独善其身。
面对经营困境,光明地产早已开始“断腕自救”。公司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剥离非核心业务,另一方面收缩投资布局。
2024年,光明地产先后剥离了旗下涉足仓储运营、物流运输及生活服务等业务的子公司。
具体来看,2024年6月,光明地产拟转让其全资子公司海博供应链的100%股权及债权,交易金额总计2.95亿元。随后在同年11月又转让其全资子公司海博斯班赛100%股权及光明生活服务100%股权,若转让成功,预计为光明地产带来2.94亿元净利润。
在投资布局上,光明地产逐步退出江苏、浙江等非重点深耕区域的项目,将资源集中投放于上海大本营。2024年新增土地储备全部落子上海,也显示出回归深耕上海的投资策略。
为应对市场下行,光明地产围绕“一盘一策”差异化营销策略,通过租售并举、打造情景样板间、增设夜间接待服务、创新在线购房等各类手段多措并举,推动了上海临港、金山、江苏宜兴、常州、浙江杭州、昆明、山东菏泽、湖北武汉等项目的阶段性快速去化。
这些努力在2025年一季度初见成效,当期光明地产签约金额为11.79亿元,同比增长25.99%。
但回暖势头未能持续。截至2025年9月末,光明地产实现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下降1.3%;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3.76亿元变为亏损6.93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光明地产表示,公司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行业持续调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经营及销售策略,积极把握政策窗口期,加大推动营销去化力度,加快回笼资金,加速回归上海,保障投融资整体平衡。
市场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复苏仍面临不确定性,光明地产的这条减亏之路充满挑战。在王伟的掌舵下,光明地产能否在聚焦上海大本营与拓展新增长点之间找到平衡,在行业深度调整中觅得生机是最大的考验。
责任编辑: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