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11月21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11月21日上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科技厅专场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甘肃省科技系统坚持“惠民利民”根本落脚点,围绕人民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三大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并规模化推广,显著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医疗领域,甘肃率先实现重离子治疗装置国产化替代,自主研制的医用碳离子加速器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达95%,对肺癌、肝癌等54种病种疗效确切。目前全国已部署10台,其中4台投入运行,武威、兰州两家重离子医院累计治疗患者超2700例。国内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加速器驱动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昆吾刀”在甘下线,使我国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省同位素实验室建成并产出镭-223、锕-225等医用同位素,可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等微小扩散性肿瘤治疗。29个疾病领域已建成1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51个省级分中心,辐射全省162家医疗机构。
生态领域,科技厅编制《科技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新设省级绿色低碳与污染防治重点研发专项。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的系列冻土增韧技术,为青藏铁路安全运维和青藏高速公路建设提供系统解决方案。“高寒牧区草原生态修复与健康管理技术模式”已在甘、青、川、藏治理退化草原6439万亩,示范区产草量提高20%—30%,多年生物种丰富度增加11%—20%。“铜铅锌冶炼多源固废协同利用关键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新增经济效益34亿元、利润7.5亿元,冶炼固废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公共安全领域,甘肃集成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监测与数值模拟,建成洪涝、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空—天—地”一体化隐患早期识别与临灾预警系统并示范应用。省科技厅与公安厅联合实施“科技兴警”,推出“数字孪生虚拟现实警务”等智慧警务项目,提升风险预警和精准打击能力。食品安全方面,形成重金属、农兽药残留等数十种快速检测方法,构建“大数据+商检”智能服务平台,实现“甘味”特色食品认证抽检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