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报手笔)
本港天气近日转冷,经济也吹来寒风。“收租王”领展(00823)昨日公布中期业绩,不但营运收益倒退,更令人意外是大幅削减派息5.9%,令很多长情股东大失预算。这亦反映该房托管理层对前景不太乐观,遂决定“引刀成一快”。事实上,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香港在联汇制度下若想维持竞争力,租金和工资水平都有需要向下调整。继港府“冻薪”后,现在轮到领展减租兼减派息,某程度上象征着本港已进入紧缩周期,各界在短期内要勒紧裤头捱过寒冬。
01
掉头大削分派 股东心伤
领展昨日公布截至9月底2026年度中期业绩,总收益及物业收益净额分别为71.5亿元及51.8亿元,按年下降1.8%和3.4%,可分派总额亦减少5.6%至33亿元。该房托解释,营运表现倒退主要因为本港及内地的续租租金调整率皆为负数,反映宏观环境和零售业受压。业绩显示,领展本港和内地零售物业于期内的续租租金调整率,分别为负6.4%和负16.4%。
最令人意外的是,领展宣布中期分派为每单位1.2688元,按年减少5.9%。虽说这并非该房托首次削减派息(2022年度末期息及2023年度中期息皆曾轻微下调),但今趟“减息”幅度之大超乎估计。再者,领展自2023年起连续四度上调分派,投资者原本以为这反映该房托营运状况已经“企稳”;没料到这次再度掉头猛削分派,令很多股东错愕兼伤心。正因如此,领展昨日股价急挫,全日泻6.4%。
总的来说,领展这趟业绩令人失望,一方面可说是非战之罪;正如该房托管理层形容,本港及内地的宏观经济和零售业不景,再加上电商冲击,出租率及租金下跌皆属大势所趋。在此情况下,截至9月底,领展本港及内地零售物业的出租率分别维持于97.6%及95.9%,意味着绝大部分面积能够避免丢空,在当前市况下已堪称为交到功课。
但另一方面,正如本栏7月份在〈天时地利人和 造就肥龙传奇〉一文指出,领展自2017年起南征北讨,豪掷近千亿元在深圳、广州、上海以至于澳洲、新加坡、英国等市场收购物业。事后回看,收购成效普遍未如理想,当中更不乏“摸顶”和“坐艇”案例,实属拖累领展近年业绩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角度来看,以即将退休的CEO王国龙为首之领展管理层,至少须负上一定的责任。
同时值得留意,领展中期业绩提到,期内本港和内地零售物业的续租租金调整率,分别为负6.4%和负16.4%,这可说是触目惊心的数字。作为比较,领展于5月份公布2025年度末期业绩,当时本港和内地零售物业的续租租金调整率分别为负2.2%和负0.7%。换言之,时隔短短半年,领展物业的减租幅度急剧扩阔。这既反映本港及内地市道似乎进一步显著恶化,亦意味领展管理层为了维持出租率,有必要大幅“劈租”以留住租客。
此外,领展于2026年度上半年期内,可分派总额减少5.6%,但每单位分派减幅达5.9%。换个角度看,领展截至期末手持约36亿元现金,流动性充沛,该房托管理层若认为眼前困境仅属短暂,每单位分派其实未必需要“劈”得这么劲(房托条款规定分派率不可低于90%,却没限制不得超过100%);毕竟包括退休人士在内的很多长情股东,皆依靠领展派息维持生活,该房托“劲劈”派息将令不少股东大失预算。由此看来,领展管理层或许对前景不太乐观,故才忍痛“引刀成一快”。
事实上,随着内外形势丕变,近年很多人关注本港经济如何维持竞争力。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本港的楼价、租金、工资等要素成本(相较于竞争对手经济体)相对昂贵,但港元在联系汇率框架下无法主动贬值,正所谓“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故此本港的楼价、租金和工资或须向下调整,才可让经济“轻装上路”重新出发。正如1998年至2003年那段萧条时期,这个过程难免造成痛苦,却恐怕属于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02
经济变好前 恐怕先变坏
观乎近年事态,本港住宅楼价已较高位回落接近三成,写字楼及铺位等商用物业的价格跌幅更大,同时全体公务员今年“冻薪”。现在就连经营民生商场的“收租王”领展也撑不住,被迫大幅减租及削减派息。种种迹象显示,本港经济某程度上已步入紧缩周期,兼且未必会快速回暖。最起码,依靠领展派息生活的退休人士,不免要进一步精打细算紧缩开支,例如下午茶食个面包代替快餐店茶餐,而这恐将构成消费市道的恶性循环。
当然,随着要素成本完成调整,将有助经济重拾活力。亦如本栏上月在〈香港经济最坏和最好 皆未来到〉一文指出,本港经济不乏利好因素,例如金融市场畅旺、加密货币及Web3发展前景、外来企业及人才增加等。但整体而言,宏观经济在变好之前恐怕会先变坏,各界短期内要准备好勒紧裤头,捱过寒冬后才可望迎来春天。
上一篇:刘文诠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