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近日,在“青年科学家百城行”走进陕西活动(杨凌站)现场,陕西东凤酒庄有限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成功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聚焦“秦岭南麓特色陶罐葡萄酒数智化发酵关键技术研究”。这标志着丹凤葡萄酒产业正式迈入以数据和智能驱动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一、 数智融合,重塑传统酿造新范式
传统陶罐葡萄酒酿造,长期依赖人工经验,面临着品质波动大、工艺传承难等挑战。此次合作,旨在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为这一古老技艺装上“智慧大脑”。
项目核心围绕“数智化发酵”展开:
1、数字化解析:运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风味组学等前沿技术,深度剖析陶罐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及代谢产物,精准解码各类香气物质的形成路径与调控机制,将以往模糊的感官描述转化为可量化的科学数据。
2、智能化管控:基于发酵过程中采集的海量多源数据,构建秦岭南麓陶罐葡萄酒的“数字孪生”模型。通过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发酵过程的精准预测与优化调控,最终达到根据目标风味逆向指导工艺参数的目的,推动生产从“经验依赖”转向“科学导航”。
二、 创新驱动,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
此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将为丹凤葡萄酒产业带来多维度的提升:
1、提升产品品质:通过精准控制发酵过程,有效保障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并能科学放大秦岭南麓产区的独特风土气息,形成难以复制的风味指纹与核心竞争力。
2、革新生产工艺:将宝贵的传统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传承的数据模型与工艺标准,为传统技艺的科学传承与现代转化奠定基础,助力实现标准化与规模化生产。
3、增强市场竞争力:“数智化”标签显著提升产品科技附加值与文化内涵,塑造高端品牌形象,为开拓更广阔的高端市场与国际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4、活化文化遗产:科技赋能使陶罐发酵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是静止的保护对象,而是转化为能够持续创造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活态遗产”,实现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同并进。
三、 县域样本,探索产业突围新路径
丹凤县此次以科技创新破题葡萄酒产业发展,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生动实践。它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以地方特色产业需求为导向,高效对接高校尖端科研资源,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与应用的新路径,为国内众多拥有特色传统产业的县域提供了“科技点石成金”的宝贵经验。
当百年酿酒传统与现代数智科技深度融合,丹凤葡萄酒产业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科技创新的强劲引擎驱动下,丹凤葡萄酒必将飘香四海,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谱写更加醇厚绵长的新篇章。(刘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