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26日电(梁栩然 麦雷)“十四五”期间,广西桂平市卫生健康事业迎来跨越式发展。全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重点人群保障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一幅“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健康画卷正加速绘就。
公共卫生防护网织密筑牢
“十四五”以来,桂平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9.48%,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90.24%,艾滋病治疗成功率95.10%,位居自治区前列。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全市27家乡镇卫生院发热哨点与二级以上医院的智能预警系统共同织就的传染病监测网,疾控能力实现整体跃升。
“十四五”期间,桂平市持续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市人民医院江北院区传染病区主体封顶,市人民医院建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全市重症救治资源显著增强。
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升级
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增强群众获得感的关键。桂平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广西首个县域国家级三甲综合医院,桂平市中医医院晋升为三级中医医院。龙头医院的带动效应立竿见影,截至2025年,全市成功建成4个广西重点专科,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等高质量救治单元相继落地,相关领域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由3家市直公立医院牵头的紧密型医共体稳步推进,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约25个特色专科。
值得一提的是,“浔医雁归”工程吸引了数名名医回乡义诊,并启动全国首场“村医赋能计划”,精准破解基层人才瓶颈,使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得到切实缓解,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
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坚实有力
五年来,桂平市将健康服务精准覆盖重点人群。2025年,孕产妇死亡率较2021年下降61%,婴儿死亡率控制在4.15‰以下。“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持续优化,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普惠托育机构城区覆盖率达100%;老年健康服务方面,通过深化“全链式”医养结合,落实60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住院护理扶助政策,助力实现“老有颐养”。
中医药事业特色发展
在中医药发展方面,桂平亮点突出。产业基础不断壮大,建成自治区级肉桂种植示范基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亿元。服务模式持续创新,市中医医院专科能力稳步提升,其中“中医夜市”服务模式的推出,让优质中医药服务更加贴近市民生活。
桂平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映影表示,“十四五”以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党建引领贯穿事业发展始终,以“红色引擎”驱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该市坚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宗旨,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升级,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该市将推动医院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计划在东南西北区各布局一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推进医疗服务体系整合化、智慧化。
未来,桂平市将围绕强基固本、数字赋能、医防融合等重点任务,全力推进“十五五”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奋力谱写健康桂平建设新篇章,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健康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