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法制报)
本报讯 (于海宁 任智勇)近日,沧州市委政法委以“数字助老、反诈护卫、多屏互动、银发宣传”为内容,启动了“防范涉老年人诈骗 共建平安文明家园”系列活动,多措并举、多渠道覆盖,提高全市老年人防诈骗意识,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全力推动法治沧州建设、平安沧州建设工作落地见效。
一“见”开启保护模式。强化数字助老,为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降难度、提安全”。沧州市委政法委志愿服务队通过面对面服务实现精准帮扶,会同社区人员、物业人员、社区周边金融服务机构人员组成防诈志愿服务小组,广泛利用进社区上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银行网点便民服务、小区广场“唠家常、随手帮”等多种形式,主动提醒、帮助老年人开启手机“长辈关怀”等助老功能,降低手机操作复杂度、误操作风险,提升手机数字金融安全度。活动开展以来,累计为2700余名老年人提供手机适老化设置服务。
一“心”把好安全关口。强化反诈护卫,为老年人存款管理、消费“添便利、减风险”。沧州市委政法委会同公安部门和金融单位,用心梳理涉老年人诈骗套路与典型案例,编写《老年人防诈骗口诀》等易懂材料。将防诈宣传融入金融业务办理场景,利用老年人办理金融业务等待间隙,开展“防诈骗知识快问快答”,赠送带有沧州特色的防诈骗文创宣传品,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同时,工作人员耐心引导、协助老年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打开来电预警、短信监测功能,提醒老年人为银行账户开通“亲情账户异常预警”功能,账户异常变动疑似遇诈及时向老人子女预警,有效降低老年人日常消费的被骗风险,让老年人支付安心。活动开展以来,解答老年人疑似遇诈问题340余次,成功化解疑似遇诈风险11个。
一“体”增强反诈宣传。强化多屏联动,为老年人掌握防诈骗知识“拓渠道、提实效”。沧州市委政法委设计制作了“老年人防范诈骗”“守护养老钱,防骗记心间”等宣传折页与海报,在社区、楼宇、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广泛张贴、发放;同步推出《老年人安全用钱》系列普法公益短视频,涵盖“手机篇”“防陷阱篇”“医药篇”“理财篇”等内容,依托短视频平台、微信群、社区公共大屏及金融机构显示屏等渠道,形成“移动屏幕+组合大屏”的防诈骗视频宣传矩阵。同时,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银龄数字课堂”,通过反诈情景模拟、AI功能体验等方式,帮助老年人识别“AI 换脸诈骗”“养生骗局”等新型诈骗套路。活动开展以来,相关电子宣传页、海报及短视频累计转发与播放量已超过13万次。
一“案”提升反诈体验。强化“银发守护”行动,为老年人增强防诈骗意识“讲案例、固防线”。沧州市委政法委联合颐和文园社区,招募退休党员组成“银发志愿宣传队”,利用邻里串门“入户讲法”、社区广场“小板凳普法”等贴近生活的方式,深入社区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治宣讲。宣讲内容聚焦“保健品”“免费旅游”“储值投资”“老年婚恋”等常见涉老诈骗手法,揭露不法分子利用诊疗服务、养老服务实施非法集资、传销活动的套路,并结合身边案例,提醒老年人“诈骗风险就在身边”。活动还融入移动支付常识和使用经验,提高老年群体的安全用钱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活动开展以来,已覆盖社区老年人1640余人次。
上一篇:两市融资余额增加27.41亿元
下一篇:数智平台 带动办案“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