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作为红船起航地——嘉兴市中心城区,南湖区肩负着“建强主城区、提升首位度、打造首善之区”的重要使命,将民营经济视为推动发展的最大特色与优势。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南湖区工商联大胆探索实践范式,以系统思维破解发展难题,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筑牢精神根基,为民企立“魂”。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三元共治”新格局,通过“之江同心·民营企业家宣讲团”“理想信念教育报告会”等常态化活动,将红色基因注入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家从追求个人财富最大化的“经济人”,转变为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责任共同体”成员,为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筑牢精神基座。
锚定关键目标,为发展定“纲”。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层面,通过制度型开放与政策型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度培育机制,形成“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雁阵格局。强化科创驱动,实施“雏鹰计划”“千企攀高”行动,全年R&D投入强度高于全省平均2.3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16.4%。推进“凤凰行动”升级版,将52家企业纳入股改上市培育库,以资本赋能壮大企业规模。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层面,通过政治引领、能力提升、代际传承等方式,构建“财富-能力-责任”三位一体成长模型。
搭建支撑体系,为实践架“梁”。南湖区工商联创建“惠商港”平台,让企业家全程参与政策制定,确保政策精准适配企业需求。创立的“新董会”平台实行“企业家+科学家+机关干部”组团模式,通过训战融合促进跨界思维碰撞,破解企业家能力提升与新生代代际传承难题。创设的“商人纠纷商会解”平台整合共享法庭、调委会等多元力量,构建递进式纠纷解决体系,降低商事纠纷处理成本、提升效率。创推的“‘国’‘民’联建”清廉企业建设平台通过制定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开展星级评定、发布合规指引,将“亲清”准则内化为国企、民企共通的内在基因和价值导向。
深化改革实践,为赋能落“脚”。秉持“小切口牵引大改革”理念,南湖区工商联将四个平台延伸至政策协同、代际传承、数字赋能、法治护航等具体场景。每个场景都是平台协同作用的缩影,让系统设计转化为可感知、可评估的实践成果,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梅春升)
上一篇:青春献热血 爱心永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