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薛婧
初冬时节,哈尔滨市平房区、哈经开区的工厂车间里热潮涌动:AGV无人车在数字化生产线间穿梭,手术机器人在千里之外完成高精度操作,吨级无人直升机划破长空……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新质生产力为利刃,这片老工业基地正撕去传统标签,焕发全新活力。今年前三季度,平房区、哈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增速九区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达2022年以来最高水平,高于全市5.6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内资347亿元,同比增长30.1%,总量居全省125个区县首位。数据背后,是一场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深刻变革。
创新动能澎湃
激活产业振兴新引擎
平房区、哈经开区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如今,从航空装备到生物医药,从智能制造到数字经济,一条条创新链与产业链正在这里深度融合,构筑起区域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
在哈尔滨联合飞机基地,科技的脉动格外强劲。今年10月30日,一架纵列式无人直升机铂影T1400呼啸升空,完成悬停、转向、降落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这款载重突破吨级的“空中重卡”首航成功,重新定义了工业级无人机的性能边界,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正式迈入“吨级时代”。
基地生产车间内,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平稳运行,数字化生产线将“龙江智造”的效率优势充分展现。而与首航仪式同步进行的全球招商大会,更是吸引了300名国际嘉宾,现场签署5亿元订单,成为低空经济领域最受瞩目的“重量级新星”。
科技创新之火同样在医疗领域熊熊燃烧。今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手术室内,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手术机器人,完成全国首例国产机器人辅助输尿管肿瘤切除自体肾移植手术;10月,该公司手术机器人远征6000公里,在阿塞拜疆国家肿瘤中心成功完成妇科肿瘤手术演示,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在中亚地区实现了临床应用的突破;11月,该公司手术机器人完成高难度单孔胸外科手术。这一系列突破,展现了平房区、哈经开区在高性能医疗装备领域培育的创新成果及其全球化发展的实力。
这股创新动能正在更广阔的领域迸发。哈兽研禽白血病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家二类新兽药注册证书,成功打破国外垄断;中国移动万卡智算中心、中科曙光先进计算中心等项目加速应用服务,为区域创新提供强大的“算力底座”。
平房区、哈经开区坚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协同合作,30户企业与高校院所选派的“科技总师”成功对接;广联航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的黑龙江省航空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为我省航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坚持以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123项重大科技成果在区内转化。
实体经济筑基
智造升级培育新优势
创新驱动之下,平房区的实体经济根基愈发坚实。走进汇鑫仪器仪表公司的电能表绿智融合智能工厂,机械臂翻转腾挪,数据屏实时跳动,这个被认定为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的项目,正是平房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精彩缩影。今年以来,宝钢制罐、航发东安等企业通过省级智能工厂认定,17户企业通过省级数字化车间认定,有力提升了区内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今年前三季度,133个在库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1.4亿元、同比增长104.1%,这一惊人增速背后,是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坚定步伐。
企业培育质量也在持续提升。14户企业通过2025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29户企业通过2025年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5户企业通过2025年黑龙江省质量标杆认定,25户企业获评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企业。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企业对科技研发的持续投入——前三季度,企业投入研发费用达12.5亿元,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08个,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令人振奋的是,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过半,科技创新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平房区、哈经开区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区级领导带队开展精准招商20次,推动长木谷骨科人工智能与手术机器人北方总部、岚宇汽轮机主机部套一体化生产装配基地等29个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额148.8亿元,打造产业项目“新支点”。
今年以来,平房区、哈经开区推动50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前三季度,完成投资52.3亿元、投资完成率89%,均排名九区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3亿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市8.7个百分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改革赋能发展
优化环境释放新活力
创新的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平房区、哈经开区深谙此理。
“其实根本不需要跑腿,在家上网就能办。”哈尔滨市天海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宏伟在平房区政务服务中心展示了企业“2.0版”信用报告。从“跑断腿”到“一次不用跑”,“信用代证”从1.0升级至2.0时代,这张集成20多个部门、50个领域、近3年信用信息数据的“信用身份证”,见证了龙江政务服务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历史性跨越。
在哈经开区投资服务中心,哈尔滨万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人陈金辉对“一屏同办”服务赞不绝口:“刚拿到营业执照,还以为要花半天时间再跑到平房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社保建户,没想到在这里就能办理,真是太方便了。”这项斩获2025数字政务博览会“政务服务增值改革典范案例”的改革,通过引入远程虚拟窗口设备,打破地域限制,为企业提供“远程办”服务,大幅缩减企业办事时间89%以上,企业满意度达100%。
这些创新服务只是平房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冰山一角。今年以来,平房区深化“受审分离”综窗改革,376项行政许可综窗受理,网办率100%,办理时限压缩89%。同时,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扩大与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打造对外开放孵化基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对俄贸易合作,助力区内汽车生产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前三季度,对俄贸易总额超10亿元。新招引苏美达等8家外贸及服务企业入驻,前三季度,进出口额完成181.9亿元、同比增长20.6%,全市占比达48.4%、创历史新高。
从政务改革的“小切口”到对外开放的“大格局”,平房区、哈经开区正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促振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