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徐变银)11月26日,记者从青海省交通运输厅获悉,由青海省公路局指导创建、湟源县交通运输局申报的湟源县大华镇阿家图至铧尖美丽农村路,入选全国“最美回乡路”典型案例,成为青海“四好农村路”建设与文旅深度融合的标志性成果,彰显了我省在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成效。
作为连接丹噶尔古城与青海湖景区的生态旅游纽带,该路起点衔接G0612湟源至西海一级公路,终点连通213国道,全长18.2公里,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公路串联洋芋花海、小金银滩等自然文化景观,以“交通+旅游+产业+电商”融合理念为核心,通过彩色标线、特色图案实现路景共生,成为湟源首条观光型农村路。沿线配套观景台、生态停车区等完善设施,起点设置专属LOGO标识牌,结合“浪河滩”产业布局提升出行体验与安全保障,更通过多层次绿化和环境整治,营造出“畅通、安全、生态、舒适”的通行环境。
管养与运营方面,该项目践行“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推行“县乡村”三级养护模式,鼓励成立劳务公司吸纳沿线群众参与养护,推动管养从粗放式向专业化转变。此外,公路驿站同步销售农特产品,构建起“路景相融、路产联动”的发展格局。
这条路的建成通车,带动沿线20余家专业合作社发展,激活种植养殖业与乡村旅游潜力,惠及1264户村民,彻底改善出行条件,更通过环保材料应用、架空观景台设计实现公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青海省交通运输系统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5年来累计投入普通省道及农村公路建设资金76.8亿元,新改建里程1.67万公里。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6.89万公里,占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的76%,路网通畅水平和通达深度大幅度提升。
我省建立信息化项目库和“一路一档”动态数据库,实现农村公路项目全寿命周期监管。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6个和省级示范县13个,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3个,形成“县乡村三级路长全覆盖”的管理体系和“交通+产业+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此次湟源“最美回乡路”入选全国典型,是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又一突破,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强劲交通动能。
上一篇:我国首次繁育出子三代中华鲟
下一篇:郭为:走中国特色的AI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