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陈晴 每经编辑|文多
九安医疗在2022年一度创造了160亿元的傲人业绩,如今它的实控人刘毅,正把第二家公司推向北交所——智能家居企业天津华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来科技)。
""
图片来源:华来科技招股书(申报稿)截图
不过,刘毅并非该公司创始人。华来科技历史上的关键人物是叶霆,从2015年开始,他带着华来科技从一家做网站设计的小企业成长为年赚超9000万元的股份制公司。遗憾的是,叶霆在2021年9月离世,他所持的公司股份随后由14岁的儿子继承。
当年12月,刘毅以1.17亿元的总价接过公司控股权。该价格对应的公司整体估值是2.13亿元,这一价格是一年多以前华来科技融资估值(7.5亿元)的三成不到。刘毅是救火,还是捡漏?
从数据上来看,2022年至2024年,华来科技累计净利润约2.36亿元,已经超过上述2.13亿元估值。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年公司的年度净利润尚未恢复至2021年水平。
不到3折收购14岁少年所持股份
华来科技是一家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聚焦于智能视觉、智能感知与控制、智能照明三大业务板块。
作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毅直接持有华来科技41.98%的股份,并通过担任华来科技两名股东的执行事务合伙人而分别间接控制公司部分表决权,二者合计后,刘毅享有公司 66.16%的表决权。
""
图片来源:华来科技招股书(申报稿)截图
华来科技起点并不高。2009年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公司主要从事网站设计相关业务,业务规模较小。直至关键人物即叶霆到来,公司才逐渐壮大。
叶霆出生于1968年4月。通过受让股权的方式,他在2015年6月成为华来科技前身——华来有限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并长期担任华来科技的董事长、总经理。
在叶霆带领下,公司向智能家居产品领域持续转型。财务数据显示,2016、2017年公司收入虽由2673万元升至1.43亿元,但净利润仍分别亏损676万元和1917万元。2018年,公司实现扭亏,营收超2.70亿元、净利润超2400万元。
华来科技的成长过程,九安医疗亦有见证:华来科技曾是其“九安智慧健康众创空间”孵化的成果之一。
九安医疗也是华来科技早期股东之一。九安医疗在2018年12月披露,以1.07亿元向深圳市有孚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转让其所持华来科技17%的股权。据此测算,当时华来科技的估值已达6.3亿元。
2021年,华来科技业绩再攀高峰,实现营收9.61亿元,净利润达9171万元。遗憾的是,53岁的叶霆未能完整见证这一时刻——他于2021年9月逝世,其所持公司股份由儿子叶家辛继承。
彼时,叶家辛年仅14岁。2021年12月底,其法定监护人褚晶与刘毅签订协议,约定叶家辛将其持有的华来科技股份等资产转让给刘毅,转让价格为3.55元/股。具体包括华来科技41.98%的股份(作价8950.33万元)、天津方源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53.17%的出资份额(作价1790.18万元)及天津方瑞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51%的出资份额(作价912.93万元),合计转让总价约1.17亿元。按此计算,华来科技整体估值约为2.13亿元。
对比历史估值可见,早在2018年,华来科技的估值已达6.3亿元;2020年7月,天津北洋海棠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曾受让公司股权,当时对华来科技的整体估值为7.5亿元。
对比来看,刘毅在2021年接手公司股份时,华来科技整体估值相当于7.5亿元的不到三折。
大客户业务调整致去年收入下滑
在华来科技新三板挂牌期间,刘毅收购叶家辛股权一事曾引来监管部门问询:褚晶作为法定监护人,代叶家辛转让其继承的股权、合伙份额的行为,以及转让价格是否公允?
对此,公司从三个方面作出解释:
其一,叶家辛当时年仅14岁,尚在中学就读,其母亲、法定监护人褚晶身体状况欠佳,且未曾参与公司经营,叠加各类责任,母子二人既无能力也无意愿接管公司;其二,公司当时的管理层及外部股东均不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或经营意愿,而刘毅则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与企业运营经验;其三,叶霆生前在公司管理、技术积累及企业形象等方面扮演关键角色,其逝世后,公司在战略延续、人员稳定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持续经营能力面临挑战。
刘毅入主后,公司发展如何?
2022年至2024年,华来科技营收分别为8.82亿元、10.42亿元和8.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42万元、8067万元和8252万元。
""
图片来源:华来科技招股书(申报稿)截图
一方面,华来科技三年累计净利润已经超过2021年底2.13亿元的估值;另一方面,公司盈利能力仍未恢复至2021年9171万元的净利润高点,且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
对于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公司解释称,一方面由于Roku公司下游客户自身战略调整,采购量下降;另一方面,因Wyze公司调整主要产品的销售渠道,为保障新渠道首发效果,暂停了其他渠道的促销活动,进而减少了对公司的采购。
Wyze公司是华来科技第一大客户。2022年—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华来科技来自于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其当期总营收94.43%、94.48%和 95.14%,集中度较高。其中,来自Wyze 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华来科技当期营收的65.64%、51.88%和 48.47%,尽管比例有所下降,但依赖程度依然较高。
""
图片来源:华来科技招股书(申报稿)截图
2025年一季度,关税风波成为新的“黑天鹅”。华来科技营收为1.44亿元,同比下降27.96%,净利润为897.73万元,同比下降33.96%。公司称,业绩下滑主要受当时美国加征关税影响,美国客户暂缓采购,导致业务规模和业绩水平下滑。
这一表现与公司高度依赖境外市场的渠道结构密切相关。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在71%以上,其中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比在60%以上。
小米是公司股东、供应商和第二大客户
面对国际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华来科技将更多目光转向国内市场。
公司与小米的合作持续扩大。早在2017年8月,九安医疗就曾在公告中指出,华来科技作为智能摄像头领域的一匹“黑马”,在成为小米产业链企业后实力逐步显现。
2022年至2024年,华来科技对小米相关业务的收入占比更是从10.07%逐步提升至27.18%。也就是说,2024年公司境内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28.19%,其中绝大部分由小米方面贡献。
从股权关系来看,天津金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由雷军实际控制)持有华来科技4.92%的股份,小米方面因此构成公司的关联方。公司坦言,随着公司与小米合作的持续加深,预期对小米的销售规模及收入占比存在进一步提升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股权上的关系之外,华来科技同时向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采购Wi-Fi模块、电源适配器、USB数据线与芯片等关键物料。相关问题近期也引起了交易所的关注,这一“既采又销”模式已被问询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华来科技盈利端同样充满“非经常性”色彩。公司与境外客户以美元结算,并在报告期内主动进行现金管理,汇兑收益和利息净收入合计分别为1982.62万元、810.97万元和3667.09万元,占同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4.73%、9.12%和38.22%。
此外,公司还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投资。2022年9月,公司出资1000万元认购芯灵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芯灵通)新增实收资本,对该公司持股3.85%。然而,至2024年末,鉴于芯灵通持续亏损、净资产规模较小且经营未见好转,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全额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大方进行现金管理和多项投资的华来科技,此次拟通过IPO募集资金投入两个项目:新一代智能家居摄像机产业化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分别使用募集资金1.65亿元和1.53亿元。
""
图片来源:华来科技招股书(申报稿)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华来科技目前并未自建生产基地,产品生产主要采用委托加工方式。两个募投项目的功能依然均为研发方向。就此,监管部门要求公司说明两个募投项目研发内容、方向的区别,是否存在重复建设。
就华来科技上市相关问题,11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华来科技并向公司发送了采访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