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静宁大地,寒意渐浓,但静宁工业园区内的一座崭新充电站却暖意涌动。车主轻点手机小程序,扫码、支付、充电一气呵成,这一幕便捷场景的背后,是静宁县财政局牵头实施的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项目带来的民生变革,正以“政策+技术+服务”三重赋能,破解县域新能源出行瓶颈,为静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电动力”。
毗邻312国道的界石铺镇高堡村快充站静宁县作为2025年国家支持的75个试点县之一,该项目是补齐农村公共充换电设施短板、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的关键举措。项目经过前期多方争取,总投资6920万元,已下达资金1980万元,计划两年内建成38座充电站、配套188台标准充电桩,实现全县24个乡镇全覆盖。目前,2025年度规划的14座场站已完成施工安装投用,涵盖城乡游客集散中心、工业园区停车场、物流网点等关键点位,率先实现重点区域充电设施“从无到有、由点成线”的突破,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绿色出行的便利。?
“硬核技术”是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传统充电桩,静宁新建充电站全面采用液冷超充、光储充一体化、V2G、智能有序充电等先进技术,其中液冷超充桩单桩最大功率可达360千瓦,不仅大幅缩短充电时间,更能适配小型新能源轿车、重载新能源货车等不同车型的充电需求。“新充电桩现在用了有一段时间了,充电速度比较快,价格比较优惠,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省了不少事。”静宁县公交车司机马艳娥的真切感受,道出了众多新能源车主的心声。同时,光储充一体化与智能有序充电技术的应用,既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也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实现技术赋能与绿色发展的双重效益。
工作人员给公交车充电专业服务让便民举措落地生根。平凉产投集团作为项目专业化建设运营主体,充分发挥“投融建管运”综合优势。实现了谋划—建设—投运—管理“一张网”无缝衔接。“我们组建了专业运维团队,建立‘建管维’一体化长效机制,提供7×24小时监控、巡检与故障快速响应服务,确保充电设施稳定运行。”平凉产投集团新能源公司副经理赵强介绍,自主开发的“产投智充”小程序上线后,更实现了找桩、充电、支付一站式便捷服务,让用户告别“找桩难、充电慢、支付繁”的困扰,真正做到“一扫即充、无感支付”。?
在网络布局上,项目坚持“城区全覆盖、乡镇广延伸、节点全贯通”的建设思路,精准选址于主要公路沿线、产业园区、物流网点、乡村旅游景点、城乡结合部等高频出行区域。2025至2026年度,剩余24座站点将陆续开工建设,最终形成覆盖全县24个乡镇的立体充电网络,让乡村群众与城市居民同等享受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
静宁县八里镇工业园区充电站“项目建成后,将让所有乡村群众普惠共享试点成果,真正把试点项目办成惠民工程、民心工程。”静宁县财政局副局长张剑峰介绍,试点专项奖励资金的撬动作用正在持续显现,“补短板、优网络、惠民生”的承诺正逐步兑现。目前,城乡充电网络骨架已初步成型,随着覆盖范围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群众将享受到新能源出行的便利,新能源汽车也将更好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为县域绿色出行注入新动能,推动静宁朝着绿色发展的高质量道路稳步迈进。(李芳艳 杨红娟)
责任编辑:李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