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法制报)
□ 汪婧一
秦皇岛市人民检察院始终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将家庭教育作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最有效手段,构建“机关+机构+家长”多元工作格局,打造“督促监护+家庭教育指导”创新工作模式,全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秦皇岛市检察机关强化与公安、妇联、教育等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的链接合作,构建起学校、社区、民警三位一体的包联工作体系和融合检察、妇联、社区及社会机构的教育引导体系,着力打造、全面推广“督促监护+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模式,全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25年10月,全市共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1528个,开设家庭教育讲堂53个,帮助27名学生重返校园或就业。各县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践,构建工作网络、延伸工作触角、打造品牌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如北戴河新区检察院联合妇联、南戴河街道办成立了北戴河区携手护“未”工作室;开发区检察院联合妇联和社区创建了“晨曦护未”家庭教育指导站;山海关区检察院联合社区、图书馆、健康教育协会成立了“未”蓝港湾工作室;昌黎县检察院联合妇联打造了未检家立方工作室等。
秦皇岛市检察机关将工作环节细化、将工作关口前移,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和针对性帮扶活动引导监护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2025年以来,秦皇岛市检察机关着眼于给予家长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方面科学有力指导,开展“检察开放日”、亲子家庭教育等系列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实景教学、互动体验等方式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组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人才库,吸纳家庭教育指导师、爱心志愿者、爱心妈妈、学校老师等参与,为家长提供常态化、专业化、精准化指导,对涉案的问题家庭组建专门指导团队,开展针对性指导。
秦皇岛市检察机关在创新发挥传统平台载体的作用、丰富原有平台载体内容的同时,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家庭教育的覆盖面、渗透力和即时性,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普法与育人相结合。2025年以来,秦皇岛市检察机关不断创新家庭教育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社会观护基地作用,采用“劳动+研学”模式从职业技能、心理、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重塑;依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室和社区开展罪错未成年人专题家庭教育指导课、家庭教育指导巡回宣讲、家长教育专题亲子讲座等活动。在丰富线下工作内容和形式的同时,秦皇岛市检察机关积极开辟网上阵地,充分发挥现代媒介作用,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微课堂等形式,为家长推送家庭教育指导方式方法,解决家长育儿困惑。
秦皇岛市检察机关通过掌握全市范围内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底数,有针对性地跟进家庭教育指导。在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协调设立家庭教育指导联络员,督促父母履行法定监护人责任;在乡镇建立网格化家庭教育指导站,改良问题家庭教育方式;邀请市心理协会专家提供心理咨询,对心理疏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对应的家庭教育指导,避免因犯罪行为使未成年人陷入心理困境;将家庭背景心理健康状况等纳入社会调查范围,组织社会力量开展跟踪帮教、心理测评疏导,积极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