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贾琼报道 牛奶草莓、九九草莓都司空见惯了,这种用温泉水滋养的、有着国家地理标志的草莓你吃过吗?
11月21日,海城东四方台街道西荒村的二香温泉草莓采摘园的温室大棚内,一股果香的味道扑鼻而来。大棚外寒意已浓,大棚内却温暖有加,25℃左右的适宜温度里,一垄垄整齐的草莓植株舒展着翠绿叶片,一颗颗像红宝石的果实镶嵌在绿叶间,随手摘下一颗品尝,清甜果香在舌尖蔓延。
种植户王洪香一边忙着给草莓分级装箱,一边高兴地说:“大棚里种了6亩草莓,10月末就开始陆续成熟,现在每天能摘100多公斤,销售的特别好。” 王洪香介绍,她种植的草莓得益于温泉水灌溉和生态种植技术,她家的草莓坚持零化肥、零农药、零添加,果实不仅个头大、色泽艳,还带着独特的温泉滋养风味,“精品果能卖到70元一斤,普通果也得50元一斤,订单都排到下个月了,除了本地游客来采摘购买,还通过物流销往北京、山东等全国各地。”
作为海城农业的“金字招牌”,温泉草莓的成名绝非偶然。东四方台街道坐拥丰富地热资源,农户巧用温泉水调节棚内温湿度,让草莓在初冬便能抢先上市。更特别的是,温泉草莓依托本地特有温泉地表余热水灌溉培育,水中矿质重塑果实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5%,果糖/葡萄糖占比78%,8~10℃的昼夜温差让果实香气物质合成量增加20%,最终成就了“蜜感清甜+馥郁果香”的独特口感,成为低温区反季鲜果的风味标杆。
2016年,海城温泉草莓便斩获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国字号”荣誉更让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如今,当地已形成规模化种植格局,温泉草莓种植面积达100余亩,年产量突破2.5万公斤,成为农户增收的“钱袋子”。
近年来,海城市委、市政府紧扣“北纬40度 海城质造”强市计划,聚焦 “4+4+3+N” 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挖掘地热资源优势,将草莓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品牌培育等一系列举措,引导农户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同时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让温泉草莓从“特色农产品” 升级为 “乡村旅游新名片”。如今,温泉滋养的草莓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户就业和增收,更成为激活乡村经济、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引擎,为海城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下一篇:跨越梅岭之巅 尽揽一城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