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期货日报
今年下半年以来,白糖价格持续走弱,当前市场已进入新旧糖转换阶段。受大量进口加工糖冲击,新糖价格直接下探至国内制糖成本线。
2025/2026榨季全球食糖预期供应过剩
国际糖业组织(ISO)最新预测显示,受产量增长推动,预计2025/2026榨季全球食糖供应将过剩163万吨。具体来看,该榨季全球糖产量预计同比增长3.15%,达到1.8177亿吨;而消费量预计仅增长0.6%,至1.8014亿吨。此外,2024/2025榨季全球食糖预计将出现292万吨的供需缺口。
巴西方面,10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区甘蔗入榨量为3110.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4.34%;糖产量为206.8万吨,同比增长16.40%。尽管该地区甘蔗ATR(总可回收糖分)显著低于往年同期水平,但制糖比大幅提升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截至目前,本榨季累计制糖比为51.97%,较去年同期的48.59%提高3.38个百分点,进一步支撑了全球食糖整体增产格局。
印度方面,维持食糖增产预期。据印度糖厂协会(ISMA)数据,2025/2026榨季食糖总产量预计为3435万吨。若扣除用于乙醇生产的340万吨食糖,该榨季食糖净产量预计为3095万吨。
泰国方面,维持1120万吨的增产预期不变。
拉尼娜现象影响不大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11月13日发布的报告,拉尼娜现象预计将持续影响北半球冬季,且大概率在2026年1月至3月转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正常状态。拉尼娜现象可能引发巴西中南部干旱,而2025年12月至2026年3月恰为当地甘蔗关键生长期,这将对2026/2027年度甘蔗产量构成潜在压力。不过,鉴于ENSO状态将于2026年年初恢复正常,目前来看,其对印度、泰国等地甘蔗种植季的影响有限。
国内方面,今年配额外进口利润窗口曾一度明确打开,7月至10月期间国内市场受到大量进口糖冲击。尽管如此,国内糖价仍受到成本支撑及进口配额管理的制约。
与此同时,随着巴西增产预期增强,国际原糖市场情绪趋于悲观,导致国内配额外进口利润再次显现。预计我国11月食糖进口量仍将维持高位,叠加新糖逐步上市,市场对后市普遍预期偏悲观。
进口糖浆方面,受政策管控严格、糖价处于低位、替代需求减弱以及加工糖挤占市场等因素影响,糖浆进口量显著下降。截至目前,糖浆累计进口量同比下降70.24%,糖浆与预拌粉合计进口量累计同比下降46.43%。
新糖市场惜售情绪浓厚
2025/2026榨季已启动,当前市场预期糖产量为1130万吨。截至10月底,本制糖期全国开榨糖厂为29家,同比减少1家,其中甜菜糖厂为28家、甘蔗糖厂为1家。同期已产食糖为41.34万吨,同比增加2.13万吨;销售食糖为9.16万吨,同比减少2.46万吨。
当前新糖报价基本在5500~5550元/吨,成本支撑下,新糖市场惜售情绪浓厚。
整体来看,全球食糖丰产周期延续,拉尼娜暂未对巴西食糖产量带来影响,原糖价格长期承压。但在巴西糖价跌破成本、制糖比边际回落背景下,糖价下方空间受限。明年需重点关注印度、泰国增产预期与实际产量偏差,以及拉尼娜是否导致巴西冬季降水量减少,进而影响甘蔗产量。(作者单位:紫金天风期货)
编辑:吴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