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韦薇 通讯员朱宜祺)初冬时节,橘香漫野。近日,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的金秋砂糖橘批量成熟上市。珠湖村连片种植基地里,金黄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果农穿梭林间采摘分拣,将新鲜果子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今年种了90多亩,亩产1500多公斤,已经卖了2万多公斤。”珠湖村种植大户邓东笑着说。为保障品质,果农们采用精细化管护:定期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同时,遵循绿色种植理念防晒防虫,让果实保持丰盈多汁。
这一特色品种不仅口感出众,还成了“增收果”。种植、采摘等环节需大量用工,高峰期日均用工80—90人,每人日收入100—200元,有效带动周边村民就业。据了解,坛洛镇已种植金秋砂糖橘900多亩,该品种比普通砂糖橘早熟一个多月,果皮更薄、无核清甜,恰好填补市场空缺,上市后颇受消费者青睐。
依托温湿气候与土地资源,坛洛镇成为南宁周边名副其实的“果篮子”。作为特色产业,金秋砂糖橘不仅是坛洛镇的“金字招牌”,还成了乡村振兴的“助推器”。目前上市的砂糖橘果形标准、饱满多汁,地头收购价1—1.5元/公斤,吸引了各地收购商前来采购。从枝头到市场,这批抢“鲜”上市的砂糖橘,既让全国消费者尝到来自广西的冬日甜润,也让当地农户的“钱袋子”更鼓。这片“四季瓜果飘香”的土地,正持续迸发着产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