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奇石 王薇薇 本报记者 李辉
作为全国首批入选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库城市,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理念,通过完善机制、坚守底线、质量支撑、创新驱动、文化浸润的多元路径,让质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该区先后出台《鸠江区质量强区培育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鸠江区机器人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质量强链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制定实施《鸠江区促进知识产权发展和质量提升若干措施》,设立30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围绕质量品牌建设等支持企业建立核心竞争优势;依托“皖质贷”平台畅通质量融资增信渠道,为鸠江区80家企业授信18.25亿元,发放贷款金额15.02亿元;设立108亿元投融资基金,助力“双首位”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质量变革创新、品牌价值提升。
该区围绕产品、工程、服务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切实守护民生质量安全感,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品质,实现大中型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4386批次,农产品安全定量监测1000批次,有力保障该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16批次,食品药品抽查1280批次,对重点产品生产企业纳入全流程追溯监管。
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鸠江区投入1.2亿元打造国家工业机器人检测中心,通过专项资金保障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运营,解决质量问题120余个,降本增效2000余万元,今年,该服务案例入选市场监管总局优秀实践案例。该区还联合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聚焦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机器人产业,开展百城质量提升重点活动,精准解决质量问题,探索建立具有鸠江特色的质量发展模式。
鸠江区以质量创新联合体建设为抓手,深化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机器人“双首位”产业场景共融、业态共生、发展共促。该区集聚汽车产业链企业超500家,产值超300亿元,实现“集群跃升”;以鸠江为核心的机器人集聚区实力稳居安徽省首位、全国第6位;实施品牌梯度培育计划,规上工业企业首席质量官全覆盖,持续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苗圃”,遴选一批优势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分类指导,形成以21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基础、11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为骨干、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标杆的梯队;深化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锚定“产业﹢科创”发展路径,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各方推动下,国营芜湖机械厂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赛宝机器人研究院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承接市场监管总局首批跨区域质量强链联动项目,龙头企业埃夫特用于光伏行业的高防护ER25-1800系列机器人入围2025年重点产业链标志性产品,为产业链企业树立质量标杆。
鸠江区还通过举办“智能网联汽车与自动驾驶创新国际大会”“恰佩克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等高端活动,宣传鸠江区质量强区发展成果,在安徽省“质量月”启动仪式上作经验分享;迭代升级旅游服务质量,创新突破业态场景,打造特色文旅品牌,“芜BA”联赛主场活动成功“出圈”获全网关注,鸠兹古镇WUHU电音节获“新业态典型案例”,方特景区获“安徽省优秀研学机构”“安徽省放心消费二十佳单位”“芜湖市文化旅游企业10强”荣誉称号,有效提升城区形象和活力;建成芜湖市首座质量文化主题公园,打造质量宣传新阵地;大力实施质量“六进”宣传活动,开展活动120余场,超2.6万人次参加。
鸠江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深化质量强区建设,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群众,为建设现代化美好鸠江提供坚实质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