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法制报)
图为博野县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指导被处罚企业填写预收的信用修复材料。本报讯 (王凤仙 洪伟)“违法必然受到行政处罚,但可以通过整改和合规经营恢复信用。”近日,博野县应急管理局向某汽油销售公司送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免申即享告知书》《行政合规建议书》,并向该公司预收信用修复所需材料。“‘三书同达+无感修复’不仅彰显了执法温度、帮助企业树立了守法守信经营的健康发展理念,还减少了企业信用修复的时间成本。”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今年10月,博野县人民政府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印发《关于推行涉企行政处罚“三书同达+无感修复”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全县执法部门推广实施涉企信用修复“三书同达+无感修复”新模式,旨在打造执法监管、普法宣传、精准服务“三位一体”涉企执法体系。
据了解,该县各行政执法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免申即享告知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三份文书,预收需由企业提交的信用修复材料。
“各执法部门预收信用修复材料后,会同步推送至我局‘信用管家’。‘信用管家’确认企业行政处罚公示期满、违法行为已改正后,会主动为企业代办信用修复,实现信用修复零跑动、无感化。”博野县行政审批局信用工作负责人表示。
此外,该县将“三书同达”落实情况作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要求各执法部门将“三书”进行归档,由县司法局定期组织案卷评查进行督促指导,形成上下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积极推动“三书同达”工作落地落实。
“行政处罚并非执法的终点,而是服务企业的起点。涉企行政执法需要力度,更需要温度。‘三书同达+无感修复’构成‘行政处罚—合规提示—代办修复’全链条闭环机制,推动执法从单纯惩戒向‘惩教结合’转变。”博野县司法局负责人说。下一步,博野县将继续聚焦企业需求,回应企业关切,打造更有温度的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