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可强,我国著名核反应堆与核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1932年,阮可强出生于上海。自幼,父亲便教导他“要做一个正派的人”。1950年,他怀着“机械报国”的梦想考入清华大学,之后两次被国家选派到苏联学习反应堆工程领域知识,从此与“核”结缘。回国后,他参与组建“临界安全小组”,与众多科学家并肩奋战,为我国首批核燃料工厂的临界安全设计立下汗马功劳。1970年,他主持建造了我国第一座快中子零功率反应堆“东风六号”,成为中国快堆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小型研究堆研发领域,他同样功勋卓著,作为物理设计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微型中子源反应堆,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阮可强治学严谨、求实创新。担任学报主编期间,每篇文章他都严格把关,给出详尽书面审阅意见。对待学生他更是倾囊相授、关怀备至,经常拿出珍藏多年的研究手稿与学生分享。他生活中低调简单、不拘小节,连袜子都常常穿错,将全部精力倾注于科研事业。病重期间,他仍牵挂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科学要严谨,生活要简单。”阮可强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务实、踏实、忠诚、奉献”。他以实际行动告诉后人:科学不是高高在上的光环,而是脚踏实地的耕耘。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
一间办公室里
桌上摆放着一份手稿
手稿上写满了公式与推导过程
这些泛黄的纸页
见证了一位科学家严谨务实的一生
他
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国著名核反应堆与核安全专家
阮可强
阮院士经常跟我们说:“我们这代人的特点就是志向单一,服从组织分配,无怨无悔,踏踏实实工作”。
1958年
阮可强从莫斯科动力学院毕业回国
被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
之后到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阮院士经常教导我们,对核临界安全审查工作要非常严格,要做到万无一失,细节决定成败。
1970年6月29日
由阮可强担任业务负责人
并主持建造的
我国第一座快中子零功率反应堆
“东风六号”成功启动
成为我国快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那时候的条件有多么艰苦呢,实验用的核燃料是周总理特批的高浓铀,非常珍贵。堆上配备了五套启动计数装置,由于天气炎热,三套烧坏了,大家非常着急,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了,但是阮院士沉着冷静地继续指挥大家用剩下的两套装置,在(午夜)十二点的时候,成功地达到了临界。
作为物理设计负责人
阮可强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
微型中子源反应堆
该堆型兼具高安全性、
强灵活性与广泛适用性
于198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阮院士曾经说,他在二机部感受最深的就是“务实”二字,这也是他一生的一个行为准则。
求实创新是阮老师在工作上的不懈追求。他晚年仍然坚守在科研的第一线。
晚年的阮可强
活跃在科研一线的同时
在带学生上也依然像退休前一样
格外“较真”
阮院士曾担任《核科学与工程》学报的主编。对于每一篇待发的文章,他都要逐一审阅,严格把关,同时也给出详尽的书面审核意见。
为了更好地培育人才
阮可强在学问上
对学生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他会拿出珍藏多年的研究手稿
与学生们分享
在生活里
他待学生们如家人一般
“科学要严谨,生活要简单。”
这是阮可强常常念叨的一句话
更是他一生躬身践行的真实写照
2017年4月29日
阮可强走完了为核事业纯粹奉献的一生
享年85岁
他没有留下豪言壮语
却用一生践行着
“务实、踏实、忠诚、奉献”的精神
也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
科学不是高高在上的光环
而是脚踏实地的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