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11月24日至25日,以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堡手工空心挂面为主题的电影《一把挂面》展映暨非遗文化展示活动,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市成功举行。此次活动通过光影艺术与非遗技艺及美食文化的集中展示,为阿拉木图市民及阿拉木图技术学院等高校青年学子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国传统文化盛宴,架起了一座中哈人文交流的新桥梁。
阿拉木图技术学院的文化盛宴
11月24日,活动首站走进阿拉木图技术学院。现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热烈。活动伊始,阿拉木图技术学院院长卡拉古洛夫·耶鲁兰·谢里科维奇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对远道而来的中国朋友表示诚挚欢迎,并强调了哈中两国加强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与友谊的重要性。
阿拉木图技术学院院长卡拉古洛夫·耶鲁兰·谢里科维奇先生致辞
随后,中方代表、电影《一把挂面》的制片人兼导演张璟先生发言。他深情讲述了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分享了吴堡手工空心挂面背后蕴含的匠心精神、世代传承的陕北文化密码以及中国人关于“家”与“根”的情感寄托。张璟导演表示,希望透过这“一把挂面”,能让哈萨克斯坦的朋友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中国人民的真诚友善。
电影《一把挂面》的制片人、导演张璟先生发言
在随后的电影放映环节,现场观众沉浸于影片所展现的陕北风情与匠心传承的故事中。银幕上,挂面制作的十几道复杂工序与主人公的坚守传承故事交织;银幕外,哈萨克斯坦的观众们通过镜头,直观感受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与生命力。
电影放映结束后,活动进入了别开生面的互动体验环节。手工空心挂面非遗传承人张彦兵先生现场展示手工空心挂面的制作技艺,让哈萨克斯坦民众近距离感受吴堡非遗文化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魅力。
“挂面哥”郭荣亮先生现场架起锅灶,烹煮来自中国陕西吴堡的空心挂面。随着热气蒸腾,挂面的清香弥漫全场。中外嘉宾一同品尝这碗“中空外直、爽滑筋道”的中华美食,众人对这一碗挂面的味道赞不绝口。主办方还精心准备了小包装挂面作为礼物赠送给现场观众,让这份“中国味道”得以延续。
活动的气氛在电影主创人员与哈萨克斯坦艺术家们联袂献上的歌舞表演中被推向高潮,欢快的旋律与优美的舞姿互相应和,尤其是陕北说书与哈萨克斯坦冬不拉的对弹,陕北民歌与哈萨克斯坦民族民歌的对话,让与会观众大开眼界,大饱眼福。成为两国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注脚。
《一把挂面》主演周金平演唱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
《一把挂面》作曲、吉他演奏家穆拉特·谢力扎提 演唱哈萨克民歌
《一把挂面》说书人、非遗传承人乔仰文演绎陕北传统说书《张家山挂面匠》
《一把挂面》插曲演唱者、青年歌手王红梅演唱《黄河从哪里来》《一把挂面不零卖》
库纳耶夫大学的深度品鉴
11月25日,文化交流活动的第二站在库纳耶夫大学继续举行。活动聚焦于电影《一把挂面》的放映与文艺互动活动。师生们在观影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电影艺术、非遗保护、饮食文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许多学生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直观、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及其文化内涵,感觉非常新奇和有意义。
文化交流的“新丝路”
本次电影《一把挂面》哈萨克斯坦展映暨非遗展示活动,以文化为媒,以美食为桥,成功地将中国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国际舞台。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湛与智慧,更传递了中国人民勤劳、诚信、坚守与创新的精神品质。活动通过“电影+非遗+美食”的创新形式,打破了语言和文化的隔阂,拉近了中哈两国人民心与心的距离,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哈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内持续深化人文交流与合作,书写了温馨而富有韵味的新篇章。这“一把挂面”,已然成为连接两国人民情感的牵挂与纽带,在丝绸之路上一路飘香,大放异彩。
吉尔吉斯坦人民作家、国家奖获得者、国际突厥语文化组织秘书长苏尔坦·拉耶夫斯基先生出席了该活动。哈萨克斯坦阿拉套国家电视台、哈萨克报业集团、《母语报》《阿拉木图晚报》等媒体对此活动予以专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