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是千家万户的牵挂,也是人大履职的着力点。今年以来,汉阴县城关镇人大聚焦群众在养老育幼领域的“急难愁盼”,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深入调研、精准监督、推动落实,将代表的“金点子”转化为一项项温暖厚重的民生实事,绘就了一幅“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幸福图景。
深入调研,为民发声破解“急难愁盼”
“一老一小”是最大的民生。该镇人大将保障“一老一小”权益作为监督与支持政府工作的重点方向。代表们主动下沉社区、走进家门,通过专题调研、集中视察、接待选民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诉求。在走访中,老年人就餐不便、居家安全存在隐患、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等问题被代表们一一记录;留守儿童缺乏陪伴、课余生活单一、安全隐患等痛点也被细致梳理。这些来自一线的“原汁原味”的民意,经过代表们的提炼与升华,转化为一份份具有针对性的代表建议,被及时提交给镇政府,并纳入重点办理清单,为各项关爱政策的出台和完善提供了最坚实的民意基础。
凝聚合力,推动服务网络“织密织牢”
在镇人大的持续关注和推动下,一套覆盖城乡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加速构建。针对养老需求,代表们积极建言,推动资源整合。东南村爱心食堂的升级改造,便是在村内人大代表的大力倡议和协调下完成的,最终对65岁以上老人实行就餐优惠,并拓展送餐上门服务。同时,镇人大督促镇政府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工程,最终推动为103户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补贴并完成改造,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守护老人居家安全。在育幼方面,各社区“童心驿站”的设立与发展,凝聚着人大代表们的智慧,他们为完善功能设置、链接活动资源出谋划策,让这里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快乐第二家”。
监督问效,确保民生实事“落地生根”
人大工作,重在落实。城关镇人大不仅“出题”,更全程“监考”,确保每一项民生实事都能办到群众心坎上。北街社区刘家巷的楼顶漏水问题,就是通过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这个“绿色通道”得以快速解决的。接到选民反映后,驻站代表立即形成建议提交。镇人大随即启动跟踪督办机制,联动镇党委、县住建局和社区,推动该事项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最终彻底解决了困扰多户居民的闹心事。从一顿暖心的饭菜到一个安心的课堂,从一次及时的修缮到一场欢快的演出,汉阴县城关镇人大用扎实的履职,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通讯员:张 辉)
编辑:侯宜均
责编:志 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