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年半的修复和施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三楼近日焕然一新。全新空间集人文思考、设计展示、先锋表演、文化休闲于一体,汇聚图书馆、剧场、设计中心、江景休闲平台四项新功能。
昨天,坐拥江景的图书馆开启试运营。整座图书馆总面积为1700平方米,如同一个高低起伏的山谷,空间通透舒适。馆内设置了100多张座位,有些可以看到江景,有些可以看到PSA的一层展厅。这个有趣的图书馆取名“等等图书馆”,既有等待之意——旨在PSA有待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平台,以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另一层意思是,是指文化艺术和知识生产的远未穷尽。
图书馆由日本建筑师坂本一成设计,从设计到实现历时十年。建筑师发展了拓扑学中对连续性的思考,将阅读转化为一场连续而沉浸的漫游。书架被巧妙地置入一条缓缓升起的坡道之中,读者可以循着这条迂回上升的路径,自由穿梭于不同的书籍之中。行走与思考、身体与心灵,在坡面与弯折之间融合成新的感官体验。目前,只有五分之一的书架被填满。
作为中国首个公共当代艺术与设计图书馆,这里将为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精选艺术、设计、建筑、文化以及社会科学等领域的重要读本和影音资料。其书籍总收藏量为5万册,首期对公众开放1万余册。图书馆二楼的“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则是一个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梳理、研究和书写的综合空间,除了珍藏史料,还将通过文献展览、学术讲座、工作坊、学术出版等形式来唤醒文献。
此外,位于PSA三楼的剧场,共有300个座席,可灵活适应影像艺术、剧场表演、声音实验、发布会等活动,也能与展厅空间有机结合。300平方米的临江平台拥有180度的开阔视野,能将黄浦江的美景尽收眼底,还新增了咖啡和亲子休憩场所。
即日起到2026年1月23日,策展人侯瀚如在新落成的图书馆中,呈现“因地制宜”系列的第一篇章“四海为家”。据悉,试运营期间,图书馆接受市民预约参观。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