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正和岛)
作 者:霞光社
你能想象,海外的Z世代网红一天能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几十条、甚至上百条快拍来和粉丝互动吗?
这样极致的高频互动和交流,正是反映海外Z世代当下沟通方式偏好的一大特点:不是发布精心剪辑、看似完美的内容,而是追求真实记录、即时互动、平等对话以及真诚表达。
最近,Snapchat与凯度(Kantar)联合发布了首个“Z世代最喜爱的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其中共26个3C品牌、9个游戏品牌、7个电商品牌和8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上榜,腾讯游戏、小米和SHEIN脱颖而出,位居榜单前三。
在该榜单所属的《Z世代视野下的中国品牌全球化》白皮书中,调研还解析了当下Z世代的特征和上榜品牌们能赢得Z世代信任的原因。
作为一个约占全球人口25%的群体,Z世代表着约9.8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预计还将增长至12.6万亿美元。没有一个品牌会放弃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中国品牌也不例外。
那么,对于人人都想赢得的Z世代,这些中国全球化品牌到底做对了什么?
避免宏大叙事,
用“真诚连接”深耕社群
“互联网原住民”、“数字原生”、“兴趣为先”、“内容社交”、“高度个性化”……这些标签共同勾勒出Z世代的群体画像。
在凯度集团大中华区科技暨媒介事业群董事总经理谢宛玲看来,与这代人沟通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平台,用Z世代的语言,以及他们喜欢的叙事方式去沟通。”
作为在Snapchat上拥有超过两百万粉丝的Z世代创作者,来自美国的Caryn Marjorie对此深有体会。在她看来,Z世代喜欢自然的、贴近生活的、如朋友间分享般的叙事风格。这代人对“大制作、有脚本的内容”无感,反而更看重内容是否真实、自然、易于共鸣——照片或视频不需要完美,但必须在一个自然真实的环境中,以一种贴近生活的方式被拍摄和分享出来。
Caryn Marjorie和某国际知名的中国头部手机品牌的合作,正是这一理念的证明。几年前,她受该品牌邀请来到中国,参观其国内的工厂和办公室,Caryn Marjorie在Snapchat上全程记录了这段经历,“那时美国市场对于这个品牌的了解还不多,很多粉丝跟我说,他们正是通过我分享的内容,才第一次了解到这个品牌。”
事实上,这个品牌在出海过程中并非没有制作TVC式的广告,但对Z世代而言,一个写实的品牌幕后故事Vlog,远比精致的、带有滤镜的品牌形象片,更能说服他们、赢得他们的信任。
那为什么这种“去精致化”的真实内容,更能打动Z世代?核心在于不同平台与不同世代的用户,对品牌沟通方式的偏好天然存在差异。
Snap中国区总经理张晰表示,在Snapchat上用户的第一需求是建立亲密关系。“Snapchat创立的初衷,就是帮助用户跟他们的亲朋好友进行最真实的连接。至今,高达75%的用户使用Snapchat的目的,仍是希望跟他们最亲近的圈层进行沟通。”
这种对亲密关系、建立连接的需求,进一步延伸到与品牌的互动和对话方式上。Z世代们格外重视与品牌的真实连接与互动。
Snap亚太区营销科学主管梁辰表示,Snapchat主要的用户是典型的Z世代用户。“Snapchat在全球拥有近10亿月活用户,有85%的用户每天都在使用聊天功能。77%的Snapchat用户表示喜欢能在社交平台上直接与品牌互动,而这一比例在非Snapchat用户中仅为5%。74%的Snapchat用户更信任那些在社交媒体上有强势存在感的品牌,相比之下,非Snapchat用户中这一比例为45%。”
梁辰用一个Snapchat上的案例来阐释品牌如何与用户建立真实连接:美国连锁快餐品牌Wendy’s在Snapchat投放了多支推广不同套餐的视频广告,但在Snapchat上表现的最好的广告素材,反而是一张图片,上面写着:“我看到了Wendy’s,就想到了你。”
在梁辰看来,Z世代最渴望看到的,正是这种情感共鸣与亲密连接。他特别指出,出海品牌要跟他们沟通时,最应该避免的雷区就是宏大叙事,而应多融入他们的日常表达中,深耕社群。“Z世代在乎的是真情实感。我们建议品牌通过贴近个体的沟通方式,增强人文关怀,真正走进他们的圈子。”梁辰总结道。
借力海外创作者,
成为Z世代的“自己人”
Z世代不仅是当下的消费主力,更是未来重塑消费规则的引领者。谈及报告中出人意料的发现时,凯度数字媒介洞察总监杨容指出,“通常人们会认为Z世代对跨境品牌更开放,但我们调研的数据显示事实并非如此。
Z世代与Y世代截然不同:Y世代对各国品牌都持开放态度,而Z世代则更为‘收敛’,他们更青睐本地品牌,但却对中国品牌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开放心态。”
谢宛玲认为,核心原因是中国品牌的硬实力和高性价比。“在美国、在欧洲,尤其是在中东区域,中国品牌在功能使用、引领潮流,创新方面表现都非常好。”
这一点在3C行业尤为明显。上榜的26个3C品牌无一例外地做到了“质优价宜”这一特征,同时也能通过构建智能互联生态,吸引追求科技新鲜感的年轻人,并为他们提供了低门槛的便利体验。
然而,过硬的产品只是叩开市场的第一块敲门砖。谢宛玲强调,如今将近四成到五成的海外消费者,消费的时候优先选择的要素不是产品,而是品牌。这推动着中国品牌从原先的产品出海,转而强调品牌出海,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的投放比例也从原先的“二八开”提升至“三七”甚至“四六”。
杨容指出,从Y世代到Z世代,出现了一个从全球化到本土化的趋势,与崇尚“全球化、大品牌,大叙事”的Y世代不同,Z世代正在往更本地化、更细分的方向发展。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如今的中国品牌在出海之初,就已开始思考产品如何融入当地的使用场景、解决当地人的具体问题。
产品的本地化只是第一步,沟通本地化也至关重要。在梁辰看来,最有效的路径便是借力海外创作者生态。梁辰指出,每个地区的创作者都深度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社群,他们的影响力也辐射不同的社群。选择不同的创作者,会为品牌的本地化布局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在Snapchat上,创作者与粉丝的互动更亲密、更高频”。梁辰表示,当创作者在Snapchat上讲述品牌故事时,内容往往更具有亲和力。相比起在其他社交媒体上创作的内容表现,用户在Snapchat上展现出更强的产品了解意愿和购买意愿。
这点在Caryn Marjorie和粉丝的互动方式也能表现出来,她通过回复私信、解答提问等琐碎的日常互动,与粉丝建立了宛如朋友般的关系。粉丝表示,观看她的旅行Vlog时,仿佛是在与一位挚友同行。
从营销的角度去看,依靠不同创作者和目标消费者对话,依然是出海品牌快速融入不同本地文化和需求的最佳方式之一。尤其对Z世代这样注重连接的群体而言,创作者不仅是圈层内容的生产者,还扮演着“信任枢纽”的角色。
当品牌借助海外创作者来发声和表达时,获得的不仅是曝光量,更是通往特定社群的“入场券”和“担保信”,从而让品牌成为Z世代愿意相信并接纳的“自己人”。
抓住AR+AI的机遇,
成为Z世代的“好玩伴”
除了借助创作者来与Z世代们建立连接,让创作者生态为品牌背书。在梁辰看来,在打动Z世代的这条路上,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借助快速发展的技术,为消费者带去不一样的品牌体验。
以位居50强榜单榜首的腾讯游戏为例,其在海外市场的推广并未局限于传统的效果广告,而是采取了“效果广告+社群深耕+创新互动”的组合策略。例如,在Snapchat上,腾讯游戏也积极尝试AR营销,推出多款AR滤镜。用户只需打开相机,即可“佩戴游戏头盔”,沉浸式体验游戏角色。
而SHEIN、AliExpress等电商也引入AR试穿、虚拟试衣间等功能,将购物流程游戏化;比亚迪、领克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则用AR特色车展,AR电竞赛事,将静态展示变为沉浸式探索。梁辰表示,很多和Snapchat一起共创AR营销活动的广告主已率先受益,不仅在转化效果上获得提升,还带来了社交裂变的效应。
Z世代是体验派的,也是对新技术接受最快以及最广泛的一群人。
Snapchat的用户数据显示,Z世代是AR等新兴技术的早期体验官与拥趸,并乐于为各类AR互动体验付费。梁辰表示,Snapchat深耕AR多年,发现用户在使用AR滤镜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们在分享AR滤镜的同时,往往也在传递一种非常正面积极向上的情绪。这种正向情感让他们更加有意愿去参与、分享、讨论,因此产生推动社群传播的强大力量。
目前,Snapchat相机中已有超过百万个滤镜。在Snapchat上,平均每天有超过3.5亿用户与AR互动,每天AR滤镜的使用次数已超过80亿次。梁辰补充道,AR滤镜能让用户用一种更夸张、更有趣、更丰富、更个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使用户即使在同一场景下,也能以不同的方式跟亲密的朋友和周围人产生互动。
AIGC技术也为品牌和用户未来的互动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从3C到新能源车,从电商到游戏,品牌都可以结合AIGC技术和AR技术,将产品融入到用户喜欢的沟通场景中。
在梁辰看来,AIGC也给越来越多的中小团队,成长品牌带来更多机遇。在AI技术的加持下,这些公司也能进行过去只有大公司、大团队才能做的本地化尝试。而未来,能否抓住AIGC机遇为Z世代营造更新鲜、个性化、沉浸式的体验,也将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的关键一环。
从昔日中国品牌出海需要“去中国化”,到今日自信彰显“中国创造”与“中国智造”,海外Z世代对中国品牌的认知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重塑。在他们眼中,中国品牌已逐渐成为潮流、创新与值得信赖的伙伴。
对出海的品牌而言,Z世代既是当下必须融入与连接的关键受众,更是一个关于品牌成长、延续与未来的持久课题。
当紧密的连接、真诚的展示与沉浸的体验,共同构成Z世代评判品牌的核心标尺,我们期待更多中国品牌能以“好玩、有趣、有创意”的对话方式,在这场全球性的双向奔赴中,赢得越来越多海外Z世代的真心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