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为帮助搬迁农民实现就业转型,衢州“量身定制”就业帮扶政策。建“一人一档”台账,记录技能需求;提供1次职业指导、3个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131”服务;建起41家零工市场、1094家共富工坊,3.7万名农民找到稳定工作。“衢州月嫂”“衢州村播”成知名品牌,月嫂经培训后月增收500元,村播把椪柑、茶油卖向全国;将2.3万名农民纳入灵活就业工伤保险,让他们务工更安心。
五年来,衢州始终坚持产业与城镇的同频共振,激活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推动城镇化从“人口数量集聚”向“人口质量提升”跨越,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城乡融合
交融中铺展“共富新图景”
“我家的闲置农房被改建成民宿,一年赚了8万多元。”11月23日,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一位民宿经营者说。乡村旅游的兴起,让闲置农房变成“致富资产”,这正是衢州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生动缩影。
城乡融合是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更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五年来,衢州持续深化宅基地、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改革,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要素活力。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新建农业标准地12.5万亩,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完成32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村集体将这笔资金用于建设文化礼堂、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城市相同的优质服务。尤为亮眼的是,衢州创新推出“消薄飞地”模式,通过市县联动建设标准厂房,组织经济薄弱村以入股形式参与经营,不少村集体成功摘掉“薄弱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衢州城乡融合发展的暖心底色。教育领域,通过“暖心随”转学机制,为衢州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100%提供公办学位,公办幼儿园占比从27.23%提升至86.54%,新建学校与安置点同步规划、同步交付,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医疗领域,三级医院数量实现翻倍,“医联体+远程医疗”模式让农村老人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三甲医院诊疗服务;养老领域,累计建成1097家老年助餐服务点,为1万多位老人提供上门助洁服务约32万小时,创新推出的“以地养老”模式让500余位农村老人入住养老公寓,“安居守护”系统24小时在线护航,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
五年砥砺前行,衢州以人口集聚夯实基础、以产业升级增强动能、以城乡融合提升质量,生动诠释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要义。这座正在聚力建设“呼吸在丘峦间,生长在水脉边”的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正以更坚实的产业根基、更均等的公共服务、更和谐的城乡关系,推动城镇化浪潮持续奔涌,在浙西大地书写更多城郭焕新的动人篇章。
下一篇:取暖季谨防暖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