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作为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出入境系统扬帆助企负责人和警企“联络官”,大兴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和基层工作大队副大队长潘婧多年来立足“新国门”,深化“放管服”,通过创新“党建惠企、警务助企”工作机制、推动出入境窗口智能化服务建设等工作,为涉外企业和个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搭建起警企、警民之间沟通的桥梁。
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聚了2000余家涉外企业,吸引了众多世界500强企业。面对如此庞大的涉外需求,潘婧主动对接“两区”政府部门,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出了“党建惠企、警务助企”工作机制:在企业园区推行“穿警服副书记”制度;实体化运行企业园区“平安服务”咨询岗,打造足不出园的“平安管家”;建立常态化警企联络机制,设置扬帆专窗,推出更为完备的便利政策服务包等工作措施,深受辖区企业好评。“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你们总是微笑着为我们解答,让我们在紧张的工作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一封企业感谢信如是写道。
“党建惠企、警务助企”机制推行以来,累计惠民2000余人次、惠企300余家次,其中包括140余家重点企业,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1起,为企业和中外籍人才提供点对点政策宣介、简化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限等服务351件次,受到企业和人才高度认可。同时,该机制获评2024年度北京市公安局“放管服”改革工作十佳案例。
近年来,潘婧积极推动中国公民出入境接待大厅受理窗口智能化建设,主动协调各方资源,成功引入智能自助机及“一桌办”系统,实现业务的高效办理。同时,她参与推动24小时自助服务厅的启用,切实提升了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和满意度。
在潘婧眼中,窗口工作不仅是流程的办理,更是情感的传递。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一位母亲因孩子在国外不幸溺亡,急需办理护照前往处理后事。面对突发情况,潘婧迅速启动绿色通道,仅用两小时完成全部手续,为这位悲痛的母亲争取了宝贵时间。那一刻,她深刻体会到:一纸证件,承载的是群众的急难愁盼;一次服务,连接的是公安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十四年春华秋实,潘婧用坚守与担当,把“三尺窗口”打造成服务企业群众的“前沿阵地”。她将继续以行动践行承诺,用责任书写忠诚,在平凡的岗位上传递公安温度,守护万家灯火。
□本报记者 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