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教育发布
近期,成都市教育局牵头,由锦江区、武侯区、青羊区、金牛区、成华区等多个区教育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及属地街道,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辖区内涉嫌违规的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科技公司、教育咨询公司等展开了突击检查。
检查中,多家机构(公司)因以“托管”为名行“补课”之实,超范围经营、违规在周末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等问题被查处,涉及费用全部清退,部分机构被列入“黑名单”。
锦江区联合检查组对区内一商业楼宇及多家机构(公司)进行了抽查,计7个点位,其中“高升教育”存在违规行为。
“高升教育”全称为成都市高升腾飞教育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服务、教育咨询服务(不含涉许可审批的教育培训活动),即该机构(公司)无学科类培训资质。
而在现场,当时虽无学生上课,但被揉成一团的秋季课表,上面清晰排列着小学和初中英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课程的上课时间、地点和人数。
同时,检查组还在现场发现有学科重难点的培优资料,电子黑板中存有物理课件……以上无一不是该机构(公司)在开展学科培训的痕迹。
“高升教育”点位发现的课表“高升教育”点位电子黑板中存储的物理课件随后,检查组调取了“高升教育”的监控画面。监控显示,在检查组进场前,该机构(公司)多个教室均有老师在向学生授课,并非只是托管。对此,该机构(公司)现场负责人向检查组陈述,其确以托管服务名义开展线下学科类培训,涉及学科培训科目有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语文、初中英语、初中数学,共有义务段学员12名,收取的培训费用约为1.4万元。
“高升教育”点位监控画面锦江区教育局依法约谈了该机构(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现场负责人,明确指出其行为违反《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存在以托管名义有偿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一是立即停止一切违规宣传、招生、收费及教学活动;二是妥善做好学员退费与沟通解释工作,有效防范化解矛盾纠纷;三是全面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严守办学底线,坚持依法依规经营。
据了解,截至约谈当日,该机构(公司)已暂停营业,并完成了12名学员的学费清退工作,共计退还费用1.4万元。
按照锦江区校外培训规范办学要求,已将“高升教育”列入锦江区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并同步抄送登记机关成都市锦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金牛区联合检查组在对托管机构进行核查的过程中,发现两家机构(点位)无营业执照,且无学而思品牌授权书,但使用学而思名义招生的情况。
两家机构(点位)分别是“学而思综合培训补习学校(金府路)”“学而思综合培训补习学校(迎宾大道)”,后者所在地为住宅小区,两个点位为同一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其只是使用学而思名义招生,并无学而思品牌授权书,开展的业务主要是托管。检查组在现场也暂未发现学科类培训。
冒牌“学而思”综合培训补习学校(金府路)对此,金牛区联合检查组要求其到审批部门办理相关营业执照后,才能开展托管,且不能以托管名义开展学科类培训。同时,向其宣讲了住宅小区不得开展经营性活动等规定,不得在住宅小区开展托管或学科类培训。强调未经学而思授权不得使用该品牌宣传,并责令其立即拆除宣传牌。
据了解,学而思已关注到这部分非授权的学而思分校或合作机构,它们冒用“学而思”品牌进行招生并开展培训活动,严重误导了家长和学生。
学而思表示,后续将采取法律措施,包括启动法律程序,对已核实的侵权主体,通过发送律师函、提起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诉讼等方式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将在学而思官网发布《品牌严正声明》,公布成都市经授权的学习中心名单,并提示家长核实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另外,根据举报线索,武侯区联合检查组对3家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其中,“朴新教育”“慧思唯教育”均存在违规情况。
在“朴新教育”,检查组看到,虽是周末,但该机构多间教室内,均有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在上课。10号教室,一位老师正在给9名八年级的学生上英语课,其中一位学生表示,自己是经同学推荐前来补习。5号教室,五年级的曾同学和其他学生正在做着数学练习册,曾同学介绍,他已在此补习一年。
“朴新教育”点位老师正在上英语课据了解,朴新教育全称为“成都市武侯区朴新教育培训学校”,经营范围为高中学科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但经检查组现场检查,发现该机构存在周末时段进行义务段线下学科类培训的行为。
武侯区教育局约谈了该机构相关负责人,并根据《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其他超出办学许可范围开展培训活动的”“培训时间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校外培训主管部门有关规定”,责令“朴新教育”立即停止经营活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全面整改。
整改期满后,若验收不通过,则列入武侯区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进行重点监管。
慧思唯教育,全称为“成都市武侯区慧思唯文化艺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高中学科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美术类(中国画、西画、书法、漫画、手工技艺)。
然而检查组在现场检查时发现,该机构教室内,一位老师正在给4名九年级的学生进行数学辅导,现场还散落有中考备考资料,因而存在违规辅导作业的情况。
武侯区教育局约谈了该机构相关负责人,责令该机构加强学习“双减”政策和《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对涉事人员进行了处理。
据了解,为持续巩固“双减”治理成果,成都市各辖区教育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推动形成“部门联动、网格覆盖、社会共治”的综合治理格局。从各区(市)县下一步的措施来看,系统性、常态化、精准化将成为未来监管的主要特征。
📌在联合执法与网格化巡查方面,各区域已形成明确的工作思路。成华区将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部门综合查一次”等工作机制,形成部门监管合力,对包含以非学科、“托管”等名义从事隐形变异学科培训行为在内的无证办学行为进行重点打击。该区还将构建街道、社区、网格员三级“网格化”动态排查体系,对违规培训多发的商务楼宇、小区院落等区域进行精准治理,加强对校外培训领域的动态监管、源头治理和前端处理。金牛区、青羊区和锦江区也将依托街道、社区网格力量,加强日常巡查与信息互通,对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严处一起”。武侯区将联合属地街道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关注居民楼、写字楼等隐蔽场所,畅通群众举报渠道,收集“黑机构”的违规线索,确保排查无死角、线索无遗漏。
📌在源头防范与宣传引导方面,武侯区表示,将通过“武侯区家长学校”、班级家长群、学校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加强“五项管理”与“双减”政策宣传、解读,引导学生与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成华区则计划用好官网、官微及各级各类学校主阵地,宣传规范办学政策及“先学后付”平台,帮助家长理性选择合规培训服务,自觉抵制非法无证违规培训、违规收费。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校外培训“先学后付”的消费模式,有利于通过技术手段保障家长资金安全,有效化解退费纠纷,防范校外培训“爆雷”“卷款跑路”等风险。
此外,黑名单管理与“回头看”机制也将进一步强化整治效果。武侯区明确将把违法违规培训机构纳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对已取缔的“黑机构”定期开展“回头看”,防止其通过更换场所、拆分课程等方式“换马甲”复活;锦江区也将持续强化协同监管,常态化开展网格不定期排查,形成震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