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掖娃娃菜助力“甘味”品牌出“陇”
在河西走廊中段的祁连山北麓,被冰川雪水滋养的沃土上,张掖娃娃菜正以“全国首张娃娃菜碳标签”“两会保供产品”的双重光环,成为“甘味”品牌的闪亮名片,用绿色品质叩开国内外高端市场大门。
我市地处北纬38°黄金种植带,温带干旱气候造就年均超3000小时的充足日照,20℃左右的昼夜温差形成“白天储能、夜间凝味”的独特冷凉生长环境,搭配结构疏松的一级标准土壤与富含矿物质的祁连雪水灌溉,从源头奠定了蔬菜脆嫩多汁的口感基础。农业监测数据显示,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8%,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为绿色生产提供了天然保障。
作为“微型大白菜”的优质品种,张掖娃娃菜实现了“颜值与内涵”的双重领跑。甘肃省农科院检测报告显示,其结球紧实度较同类产品高出8.56%,色泽鲜亮度提升5.91%,风味品质优势显著;7项核心营养指标中,维生素C、钾含量远超同类产区,纤维素含量更低,真正做到“营养更优、口感更嫩”。凭借过硬品质,2020年“甘州娃娃菜”入选甘肃省首批“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跻身“甘味”品牌“错峰头”系列,质量安全指标100%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从田间到餐桌,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全产业链。甘肃绿松农业等龙头企业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年处理4000余吨尾菜堆肥还田,100%使用绿电运营,实现碳排放减量与资源循环双赢。去年,张掖娃娃菜斩获全国首张娃娃菜农产品碳标签、甘肃省首个农产品碳标签,每千克碳排放仅0.375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扫码即可追溯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这份绿色认证让其成功入选两会保供产品、登上国宴餐桌,更通过粤港澳大湾区严格准入标准,成为供港澳蔬菜基地核心供应品种。
张掖娃娃菜现已形成规模化、标准化产业格局,甘州区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多元模式,辐射建成3.6万亩娃娃菜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其中1200亩有机娃娃菜认证基地年产优质蔬菜近万吨,甘州区入选2025年“中国大白菜产业地图”。高产背后带来的是可观效益,露地种植亩产5吨以上,大棚种植年收2至3茬,甘州区马站村有机娃娃菜亩均收入3.5万元,较普通蔬菜增收5倍以上,村民年均增收超5000元。
至目前,我市已建成供港蔬菜生产基地20个,生产面积11万亩;万亩以上蔬菜生产乡镇20个、千亩以上蔬菜生产村150个,全市蔬菜生产面积100.4万亩、产量394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25亿元。(祁晓蓓 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