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周文馨 赵志锋 □ 本报通讯员 张治贤 “拖了一年的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工资讨回来了,真是多亏了你们!”今年6月17日,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综治中心大厅,务工人员胡某拿着赔偿调解协议激动地说。 今年以来,庆阳市委政法委把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作为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坚持以党委领导为核心,完善综治中心规范化、矛盾化解精细化、风险防控信息化、群众服务专业化“一核四化”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流程、整合资源力量、强化实战功能,切实把综治中心建成群众家门口的“一站式”解忧中心。
整合资源做强“规范化”
今年5月6日,买房多年且已经入住的王某,为迟迟办不下来的房产证而苦恼,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庆阳市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市综治中心接待的调解员认真听取了王某的诉求,才知道因开发商未完成竣工备案,导致房产证办理迟滞。 市综治中心立即启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按照程序分流至住建、不动产登记、信访等多部门;同时,按照规范化工作流程,将王某诉求录入综治信息平台,建立“诉求—办理—反馈”台账,及时跟踪督促开发商补齐备案材料。 一个月后,王某顺利拿到了房产证。他说:“我为了这事跑了那么久,没想到在综治中心终于解决了。” 王某的事例只是庆阳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庆阳市深入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优化资源、服务、平台,做强做优县级综治中心“枢纽平台”,做实做精乡镇综治中心“实战平台”,推动县、乡矛盾纠纷在“最多跑一地”中实质化解,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进一步释放了综治中心助力高效能治理的新动能。
下沉一线构建“精细化”
当离婚彩礼、物业欠费、卖羊余款等“针头线脑”的纠纷一股脑涌来,综治中心该如何做? 今年7月15日,庆阳市庆城县综治中心一大早便迎来了一大波群众,其中李某因夫妻感情不和要求对方返还彩礼、刘某等人因房屋空置被物业要求支付物业费、养殖户赵某卖了羊后一直收不到余款…… 面对群众维护自身利益的急切心情,庆城县综治中心接待员们通过专业询问找准群众诉求,分别指引他们前往各自办事窗口,让现场秩序马上安静了下来。 在调解过程中,县综治中心严格按照闭环处置流程,统一兜底受理之后,按照事项类别、职责范围、责任主体分流转办至相关单位和责任人限期办理,并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督促催办,确保按期办理。 接到县综治中心回访电话时,李某感激地说:“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我已经收到返还的彩礼了。”同样,身陷物业合同纠纷的刘某等人也反馈,他们的纠纷已顺利化解。 今年以来,庆阳市以“绣花”功夫化解矛盾纠纷,扭转“坐诊”作风,全面推行“一线摸排、分类施策、联动攻坚”的工作模式,推动工作力量下沉村组,让矛盾纠纷在“村口、棚口、家门口”化解。 庆阳市综治中心主任李军介绍,市委政法委部署开展了“重点人员管控、命案防范、精神病障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四个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全市依托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3.4万件,化解率达98.6%。
培育品牌打造“专业化”
家住庆阳市华池县的朱某与翟某是多年同村邻居,却因几米护庄地闹得不可开交。朱某向华池县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征得双方同意后,启动“诉调对接”机制,将案件推送至华池县综治中心。 华池县是“马锡五审判方式”发源地,县综治中心一直践行“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就地办案”的马锡五司法精神。今年2月18日受理该案后,在“马锡五审判方式”调解室里开展调解。 县综治中心召集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法院等部门工作人员,联合资深调解员及乡村干部,组建专业调解组,深入朱某、翟某所在地,实地了解纠纷原因,就地办案。经走访勘查,发现是翟某父亲将土地兑给朱某,翟某则在无意间加深了误会。 调解组告知翟某实情后,翟某冷静道歉,朱某也表示谅解,这场棘手的邻里纠纷得以顺利解决。 “各县(区)综治中心培育弘扬‘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就地办案’的马锡五司法精神,积极培育‘马锡五式工作法’‘巧儿说法’等特色调解品牌,从群众需求出发,让群众满意而归。”李军表示,如今,“马锡五式工作法”调解品牌已成为庆阳大地基层治理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统计,今年以来,庆阳全市各级综治中心累计接待群众2000余人次,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17.8%,切实以综治中心高效运转守护基层主动创稳。 庆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向阳表示,全市将以实用实效实战为导向,持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统筹力量、压实任务、科学调度、精准研判、督办落实,形成合力,实现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转变,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蝶变升级,全力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以主动创安创稳之效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警惕糖尿病年轻化趋势
下一篇:弘扬优良作风 做实为基层减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