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前阵子遇上合同纠纷,急得饭都吃不下,抱着试试的心态在'直通车'线上约了律师,不仅免费帮我分析案情,还上门给企业做了'法治体检',现在再谈合作,心里特有底!"沧州宏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洪涛的真切感慨,正是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工商联坚守"两个毫不动摇"、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东光县工商联以"服务暖企、智慧助企、协同兴企"为抓手,创新服务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搭建合作桥梁,以实打实的举措厚植营商沃土,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直通车"强响应,筑牢护航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
"企业有呼、我必有应",东光县工商联创新打造"企业家直通车"服务品牌,将其作为落实惠企政策的重要载体。构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统战部部长统筹协调、20余个职能部门协同参与"的工作体系,打破部门壁垒,将政务服务从办公室"搬"到车间厂区,实现"诉求即响应、现场解难题"的高效闭环。
"开发区主干道下雨就积水,货车进出总打滑,货物运输受影响,能不能帮忙解决下?"企业家直通车群里一条信息刚发出,东光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占芳第一时间作出批示,立即召集县开发区、县城管局等部门负责人赶赴现场。测绘、制定排水方案、协调施工队伍……一系列行动紧凑衔接,仅用3天时间,积水难题便彻底解决。
"不管是年产值上亿元的大企业,还是几个人的个体户,不管手续卡壳,还是规划难题,只要企业'想办办不了、办不好','直通办'都接、都管、都落实。"东光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秀伟的话,彰显了当地护航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
截至目前,"企业家直通车"已累计受理企业咨询1000余人次、解决用地审批、环保验收、融资对接等各类问题430多件。2025年以来,先后举办7期"企业家接待日"活动,东光县委书记宋吉利等县领导参与9次座谈会,当场解决问题20余件。410多家重点企业加入"县委书记、县长企业家直通车微信群","有困难找直通车办"成为当地企业家的普遍共识,让民营企业在发展路上更有底气、更感温暖,不断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与发展信心。
以"智慧平台"优服务,激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
企业创新活力的释放,离不开营商环境的高效建设。东光县工商联紧跟数字化改革浪潮,联合中国建设银行打造"数字工商联"智慧平台,以数字化改革破解民营企业发展痛点,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针对民营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平台深度整合企业社保、纳税、电力消耗等关键数据,创新推出"数据贷""科技贷""跨境快贷"等定制化金融产品,让企业信用成为融资的"硬通货"。
"新订的研发设备已到厂,可流动资金一下跟不上,急得我好几晚没睡好。后来听同行说'数字工商联'平台能申请贷款,抱着试试的心态提交了材料,没想到3天贷款就到账了,真是解了燃眉之急。"沧州海岳矿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桐利回忆说。
日前,"数字工商联"平台已吸引1774家民营企业注册,为1806家企业完成预授信,累计向517家企业投放贷款6.74亿元。仅2025年上半年,东光县工商联就组织3次政银企对接专场活动,帮助企业融资3000余万元,同时协调银行为20余家企业降低存量贷款利率,切实减轻企业财务负担。
此外,"数字工商联"平台还兼具"政策百科全书"和"法律小管家"功能,集成政策查询、法律咨询、信用修复等服务,工作人员常态化带着政策手册、法律专家"送培训上门",手把手指导企业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稳岗补贴等惠企政策,已有2000余人次企业员工从中受益。
"下一步,我们要给平台'升级加码',新增政策智能匹配、产业链对接模块,让企业打开手机就能找到适配的政策、对接上下游伙伴。"东光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工商联党组书记陈国庆说,2026年还将推进平台数字化升级,进一步扩大金融惠企覆盖面,让更多中小企业享受到智慧服务的便利。
以"三维发力"筑生态,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东光县工商联立足本地塑料包装、包装机械等特色产业优势,以"走出去拓市场、引进来强根基、联起来筑生态"的三维思路搭建合作桥梁,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同、政企互动的产业发展生态,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
"本来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参加包装机械博览会,没想到不仅签下1500万元的订单,还在县工商联的牵线下,对接了3家本地零部件供应商,原材料采购成本一下降低15%,真是一举两得。"东光县宏海纸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拿着订单合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走出去"方面,东光县工商联主动当好企业的"领航员",组织企业赴献县、青县、泊头开展产业对接,签下20余项产业融合协议,总金额超5000万元。带领企业"闯"进广交会、雅式展、数博会等国内外大型展会,助力本地特色产业集群营收突破480亿元,推动多家企业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更大舞台上展现"东光制造"实力。
在"引进来"方面,精准对接外部资源。东光县工商联先后接待全国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河北农业大学等外地商协会及高校来访20余次,成功引进跨境电商头部企业为外贸企业赋能。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等高校达成定向培养合作,针对性培养产业技术工人,有效破解企业"用工难、用工贵"的发展瓶颈,为产业升级夯实人才根基。
在"联起来"方面,着力构建协同发展格局。东光县工商联每年指导举办"中国沧州·东光塑料包装国际博览会""中国东光纸箱包装机械国际博览会",两个展会专业观众均保持在3万人以上,成交额连年递增。联合东光县融媒体开设"产业东光"栏目,播出10余期专题内容,讲述企业发展故事,凝聚产业发展共识。举办"万企兴万村"农特产品展会,推动企业需求与乡村资源精准对接,助力乡村振兴。推行"会长轮值"制度,每月由县工商联企业家副主席带队深入企业调研,已促成13家企业搭建合作桥梁,1400余个商户享受到"企业互享优惠"福利,形成"抱团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服务企业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陈国庆表示,2026年东光县工商联将继续以全国"五好"工商联标准为指引,持续优化"企业家直通车"服务机制,让其从企业'应急车'升级为发展'护航车';持续擦亮"数字工商联""产业联动"服务品牌,以更优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