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 通 基 层
冬日清晨,元谋坝子薄雾轻笼,广袤田野间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在老城乡老城村的辣椒田里,农户李光福和儿子正熟练地采摘着红艳艳的小米辣。“今年行情好,最好的能卖到七块一公斤!”直起腰擦了把汗,他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不远处,丙间村的菜豆田里又是另一番景象。绿油油的豆藤攀爬而上,长势喜人,农户们隐没在豆藤间,双手飞快地采摘着饱满的豆荚。种植户杨跃军穿梭其间,难掩笑意:“今年种了15亩菜豆,产量和价格都创了新高。北京、广东的客商都抢着要!”
元谋冬早蔬菜何以走俏全国?答案不仅藏在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中,更书写在元谋县纪委监委下沉一线的坚实足迹里。
“技术指导有没有到位?”“补贴资金是否及时发放?”在蔬菜种植的关键期,县纪委监委组织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现场核查、面对面交流,精准查找种植技术、农资供应、政策落实等环节的短板。针对部分农户反映的问题,县纪委监委建立专项监督台账,督促农业农村部门精准对接需求,“点对点”邀请农业专家开展技术指导,从源头上保障冬早蔬菜的产量与品质。
田间采摘忙,市场交易热。在全县各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商超,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发展改革委、县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实地查看蔬菜供应、价格波动和质量安全状况,严查串通涨价、不明码标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以及农药残留超标等食品安全隐患。
“现在收购流程规范透明,我们放心收,农户安心卖。”一位常年驻扎元谋的收购商道出了市场的变化。在县纪委监委推动下,市场监管部门压实主体责任,排查整治摊位租金虚高、流通梗阻等问题,确保蔬菜从田间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高效畅通。
在监督的有力推动下,元谋县已构建起以番茄、菜豆、辣椒等为核心的集群化、规模化、设施化种植体系。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更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色引擎”。
“一天工资120元,还管一顿饭,下午回家还能照顾家里,很方便。”正在基地务工的村民罗正芬满意地说。果蔬基地所需的施肥、采摘等日常管护,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元谋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冬早蔬菜产销关键环节,拓宽监督视角,健全“发现问题—反馈整改—跟踪问效”的闭环机制,严肃查处产业发展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铁的纪律护航冬季蔬菜产业行稳致远,推动元谋冬早蔬菜在“量”上稳步增长、“质”上持续提升、“链”上不断延伸。
从一粒种子到一桌菜肴,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元谋县纪委监委以全链条、“嵌入式”监督守护着冬早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守护着群众的“菜篮子”和农民的“钱袋子”。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带着“元谋温度”的冬早蔬菜,正源源不断地走向四方。
来源 /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元谋县纪委监委作者 / 张海燕
编辑 / 王云菲
审核 / 云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