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1931年11月23日
国民党四全大会闭幕,蒋介石致闭幕词。于右任宣读《大会宣言》,号召“全国同胞,全体同志竭其忠诚”,“作积极救国之准备”,对外则捍御强侮,对内则刷新政治,努力建设,并要求一切精神、物质力量,听命于中央之指挥。
国民党粤方四全大会开第二次会议,邓泽如、萧佛成等实力派以“非常会议”名义提出否决京粤代表会议关于国民党第一、二、三届中央委员为第四届中委的决议案,孙科等反对无效,该案被通过。孙科、陈友仁、李文范认为大会对彼等不信任,遂退出大会,于24日赴香港。经亨颐、张知本以及北方代表赵丕廉、郭春涛等数十人亦同时退出大会。大会遂分裂。
国民政府特任顾维钧代理外交部长。
杭州13校学生1600余人到南京向国民党四全大会请愿,要求政府对日宣战。蒋介石接见,要求青年安心求学,以学术救国。
陕西省政府公布该省民众因鼠疫死亡情况:横山死2000余人,安定(今子长县)死3000余人,米脂死亡300余人,葭县死100余人,陕北、晋西鼠疫仍猖獗。
据《申报》讯:北平市政府近调查全市人口,总数约140余万,其中56万市民系文盲。
1932年11月23日
抗日军李海青部收复吉省长岭、瞻榆(今通榆)等县。
刘珍年部第2旅约6000余人,由烟台分乘五轮,开往温州。
国民政府为息川事,重申民国十七年整理川政之命令,交行政院详定实施办法,并令川军各将领暨行政专员“引咎互让,立止干戈”,依院决办法实行。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建设陪都西京、行都洛阳案,交行政院、军委会妥议办法进行,并通过保留行都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现有地址等案。
上海市拥护国联盟约会发表告全国商人书,勉全国商人御侮救亡,提出五事勉商界共同进行:一、拥护国联盟约;二、保持领土完整;三、实施经济封锁;四、援助东北义勇军;五、制裁破坏盟约及世界和平之野心国家。
松江《松报》因登载调查仇货新闻,被国民党县党部以“故违法令,鼓动风潮”罪勒令停刊。
1933年11月23日
红军1、5军团各一部袭击江西大雄关国民党军阵地,经一日激战,红军撤退。
湘赣军区红军之一部在湖南攸县分水坳附近击溃湘军第16师彭位仁部杜旅。
蒋介石为福建事变发表《告剿匪将士及全国各军长官书》,声称对“闽变”“深信最短期间,必能廓清一切,使此复杂矛盾之集团粉碎瓦解”,要求“剿匪”部队“一本原定之计划,照常进击,不特不可因闽变而稍生疑虑,且应因闽变而益加淬励”。
陈济棠与何键在乐昌会商,议定由湘省派重兵至赣南“剿匪”,使粤军专力对付闽局。同日,陈乘飞机至赣州与蒋介石商应付闽局办法。翌日,陈返广州。当晚,召缪培南、余汉谋、李扬敬、李汉魂、邓龙光等会议,报告入赣谒蒋经过,并决定固防粤边等计划。
粤第3军李扬敬部开始由赣南回防兴宁、梅县。
第19路军全体将士由蔡廷锴领衔通电拥护人民革命政府。
福建人民政府第二次委员会议,通过《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组织大纲》、《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委员会会议规程》、《最高法院组织大纲》。
福建人民政府发布对外宣言,揭露国民党政府内亲日、亲英美及依赖国联各派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罪恶;声明推翻蒋介石政权为中国独立与救亡所必需;警告列强勿借款与南京政府。
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开除陈铭枢、李济深、陈友仁党籍,提请监察委员会追认,并交政府拿办。定12月20日召开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国民党四川、北平等省、市党部,香港、澳门党部以及杨虎城、邵力子、龙云等通电反对“闽变”。
福州工联会通电拥护人民革命政府,并请求人民革命政府克日出师,大张挞伐,打倒蒋介石御用的南京政府。
1934年11月23日
拂晓,红1军团第2师第4团、第5团分别攻入道州城,潇水天堑被红军突破。当日,林彪、聂荣臻率红1军团直属部队进抵道州,组织工兵在潇江上多处架设浮桥,以保证中央红军顺利过潇水。与此同时,红2师第6团也在道州以南各渡口架设浮桥。红9军团也攻占了潇江上的另一渡口江华,为红军大部队迅速通过潇水造成了有利的态势。
何键接蒋介石22日命令南移江华、贺县电后,是日一面电复蒋,表示再无余力继续南移,一面以漾(23日)申电令命其所部接防桂军防线:命第三、四路军尾追中央红军;第二路军克日集结东安附近与第一路军联络,并派一部开赴城步赶筑工事;第一路军沿湘水上游伸展至全州线,与桂军联络;第五路军经临武、蓝山尾追,与第三、四路军之进展相策应,并与桂军联络。
红25军由鄂北迂回进至河南平氏东南之歇马岭、栗园,又与上官云相部裴昌会支队在歇马岭遭遇。当天,红军再东进张官带、石头坡,李福和师由湖阳镇开赴平氏防堵。次日,红军转入泌阳县东部之高邑、铜山沟。李师由平氏赶至竹园,与刘、邢、裴三支队共同开赴二郎庙,红军向马古田东部急进。26日晚,红25军在独树镇距许昌、南阳公路20公里处与第40军一部遭遇战,突破包围圈,进入伏牛山区。
通邮会谈在平作最后之谈判。日方仍提出本月14日所提之七条“申合事项”案,声言除文字可稍作商定外,其精神绝不能丝毫变动,如不立时允诺,即作为谈判破裂。高宗武等俯首就日方所持七条作文字之讨论。至翌日晨,高宗武等完全屈从日方要求,接受日方所提七条大纲。详细办法由高宗武和邮务长余翔麟与伪满邮政督办日人藤原保明续洽。
日本强迫东北20万青少年组织“爱路青少年队”,规定凡10岁至20岁居住铁路沿线者一律加入,在日伪军宪监督下“强化其铁路爱护村”。
1935年11月23日
天津日驻屯军向津沽保安司令部要求租用津郊东局子机场迤西民地作飞机场用,保安司令部未予同意。次日,日军即径行动工修筑。
驻锦县、绥中日军松井旅团4000余名到达山海关。川岸混成独立旅团步兵200余名由承德开抵古北口,古北口日军增至千名。
红四方面军一部由天全南渡雅河(天全河),击破川康军刘文辉部抵抗,进占荥经。
国民党五全大会续开第七次大会,选出中央执行委员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戴季陶、阎锡山、冯玉祥、于右任、孙科、吴铁城、叶楚伧、何应钦、邹鲁、居正、陈果夫、陈立夫、孔祥熙、张学良、宋子文、白崇禧、顾祝同、蒋鼎文、陈济棠、何键、陈诚、周佛海、陈公博、傅作义、于学忠等120人;候补执行委员俞飞鹏、李品仙、刘建绪、王正廷、黄季陆、唐生智、宋庆龄、罗家伦、杨永泰、程潜等60人;中央监察委员林森、张继、蔡元培、吴敬恒、邵力子、李宗仁、杨虎城、王宠惠、陈璧君、柳亚子、蒋作宾、褚民谊、胡宗南、黄绍竑、宋哲元、商震、薛岳、刘镇华、林云陔、萧佛成、盛世才等50人;候补监察委员雷震、王世杰、何思源、邓青阳、唐绍仪等30人。大会闭幕,发布宣言,列举“建设国家挽救国难要计”10条:一、崇道德以振人心;二、兴实学以奠国本;三、弘教育以培民力;四、裕经济以厚民生;五、慎考铨,严考绩,以立国家用人行政之本;六、尊司法,轻讼累,以重人民生命财产之权;七、重监察,励言官,以肃官方而伸民意;八、重边政,弘教化,以固国族而成统一;九、开宪治,修内政,以立民国确实巩固之基础;十、恪遵总理遗教,恢复民族自信,确立正当之对外关系,以保持国家独立平等之尊严,而达世界大同之目的。
夜,滦榆、蓟密区行政专员殷汝耕取得宋哲元的谅解,在天津召集停战区各特警总队长讲话,宣布在停战地区实行自治。
夜,沪公共租界调查户口,华、洋户口共115.9775万人。其中:华籍居民112.0860万人,外籍居民3.8915万人。外籍居民以日人最多,共2.0242万人(包括韩人618人);英人次之,为6595人;俄、印、美人又次之。
1936年11月23日
百灵庙伪军第7师穆克登宝部3000人分两路向武川、固阳出动。傅作义部第35军副军长曾延毅指挥之孙兰峰旅、王靖国之第70师补充团以及赵承绶部孙长胜骑兵师,一面迎击,一面派骑兵绕袭百灵庙,激战10小时,次晨9时占领百灵庙,敌伤亡七八百人,俘虏300余名。
清晨,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袖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邹韬奋、王造时、史良、沙千里七人以所谓“鼓动工潮”“反动嫌疑”等罪名,被上海市公安局逮捕,分别解送江苏高二分院及高三分院审讯。沈钧儒等在法庭上驳斥了上海市公安局代表对他们的诬陷,重申“全国团结,一致对外”主张。法院被迫裁定责付律师保释。晚,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沙千里、王造时又被拘捕。次日,李公朴亦自投法院,史良因故躲避未到案。上海高等法院第三分院发出通缉史良令。此即著名的“七君子事件”。
左起王造时、史良、章乃器、沈钧儒、沙千里、李公朴、邹韬奋
上海市商会、地方协会、红十字会合组的绥远剿匪慰劳救护会派代表黄炎培、王晓籁等七人飞绥慰劳将士。次日,该会以10万元汇绥前线。上海各界援绥捐款已达50万元,上海市民发起赶制战士御寒皮、棉、绒衣及药品运动。25日,黄、王等抵绥见傅作义,并将5000元现金分赠受伤士兵800余人。
香港广东银行总行在董事长宋子文主持下复业。
1937年11月23日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常州召集守御锡澄线将领讲话,勉稳定锡澄线。蒋氏于当夜返回南京。
日舰猛攻江阴封锁线,并在狼山江面向刘海沙发炮;我空军飞临江阴江面,轰炸日军。
日禁止中国政府和私人所有船只在中国领海航行。
聂荣臻向各军分区发出指示,指出敌人可能向晋察冀边区进攻,在东面将首先侵占河北省满城、完县、唐县、曲阳、行唐、灵寿、平山等县;西面有进攻五台、盂县之企图。要求各军分区加速组织集结自卫兵力,完成作战准备。
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汪精卫由南京抵汉口,对记者发表谈话称,国民政府之移驻重庆,主要意义,“一为不受敌人威胁,二能发动全民扩大抗战力量”。汪精卫称,中央党部必须属于国民政府所在地,故中央党部亦决移重庆。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非正式通知中央通讯社及《时事新报》《立报》《民报》《中华日报》《神州日报》等停止发行。当晚,上海日报公会召开紧急会议。中央通讯社定24日停止发稿,《时事新报》《立报》《中华日报》《神州日报》《民报》定25日停止在沪发行,并发表联合宣言。《申报》《大公报》《时报》则未定;仅《新闻报》拟继续发行。
1938年11月23日
日机猛炸西安回民区,毁民房150余间,死伤民众200余人。
国民政府为长沙大火明令张治中革职留任,略谓:“此次长沙大火,灾情惨重,公私损失,不可胜计。……至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乃以用人不当,酿此巨变,事前既漫无防范,临时又不能制止,祸及闾阎,苦我湘民,自应即予革职,并着暂行留任,责成办理灾区善后事宜,以观后效。一面由行政院转饬赈济委员会从速派员前往施放急赈,妥筹救济。”
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冀南工作的指示》,指出冀南工作获得了很大成绩。对于今后工作,在军队方面除了巩固主力纵队外,必须以最大努力来巩固和扩大地方党所领导的游击队,更好地坚持困难日益增多的平原游击战争。指示还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众运动、党的整理与巩固方面提出了要求。
刘少奇(化名胡服)、朱理治、郭述申、李先念等从延安启程,奔赴中原敌后。
1939年11月23日
南宁告急。拂晓前日军一部由剪刀圩及上下洲附近奇袭渡江,占领四塘,随即会合由蒲津圩、良庆圩等处渡江日军主力猛攻南宁。守军以指挥联络均感困难,徐启明第170师、苏祖馨第135师及杜聿明第5军第200师各一小部沿邕武路向北撤退,其余沿邕宾路向八塘山地撤退。
晋西离石、柳林日军联合兵种千余人进占孟石门,企图进攻陕北,碛口等地一度失陷。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第718团,于吴堡县河防阵地阻击日军,将敌击退。次日,该团一部东渡黄河侧击敌人,毙伤敌100余人,收复碛口。
军事委员会任命郑作民为第2军副军长,邹洪为新编第2军军长,王本甲为第79军副军长。
国民党方面代表张冲受命约博古谈判八路军第359旅回陕事,表示蒋介石对此十分关注,要求部队撤回。同时,张冲提出解决两党军事摩擦问题的设想,主张“划定一定区域,使部队不致犬牙交错,引起双方之疑忌,酿成冲突”。张冲认为“政治上实行宪政,地区有适当划分,为最好巩固团结方法”,希望中共考虑。25日,双方继续谈判。
三青团中央召开常务干事会与常务监事会联席会议。两会名单均由团长蒋介石派定,计中央干事会书记长:陈诚,常务干事:陈诚、陈立夫、谭平山、张厉生、段锡朋、贺衷寒、黄季陆、郑彦棻、李惟果,干事:常务干事陈诚等九人加梁寒操、邓飞黄、甘乃光、张道藩、胡宗南、谷正纲、康泽、戴笠等26人,共35人。候补干事程思远等15人。中央监察会书记长:王世杰,常务监察:王世杰、朱家骅、邵力子、陈布雷、罗家伦,监察:常务监察王世杰等五人加叶楚伧等,共35人。候补监察袁守谦、陶百川等19人。
国民参政会部分参政员和个别非参政员发起组织的统一建国同志会(民盟前身)在重庆成立。参加者为救国会的沈钧儒、邹韬奋、张申府、章乃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黄炎培、江恒源、冷遹,乡村建设派的梁漱溟,国家社会党的罗文幹、罗隆基、胡石青,青年党的曾琦、李璜、左舜生、余家菊,第三党的章伯钧、丘哲以及无党派人士张澜、光升等人。会上订有信约12条,宣布组会宗旨在于“集合各方热心国事之上层人士,共就国事探讨政策,以求意见之统一,促成行动之团结”。
1940年11月23日
日军四个师团兵力,协同空军向鄂北襄河两岸发动攻势,东路之敌由随县、马坪、淅河等地向厉山一带进犯。第五战区李宗仁部分别迎击,敌不支,南溃金鸡岭、快活岭一带。27日,敌由随县反扑,李部于28日将其一股驱至唐家冲,一股驱至殷家湾。另一路由钟祥向大洪山西麓长寿店附近地区进犯,迭经李部痛击,伤亡甚众。
鲁南费县、铜石日军及伪军刘桂棠部1400余人,进犯费县八路军驻地,第115师教导第2旅4团在小卞桥等处反击,激战三日,歼敌600余人。
日军第13军参谋长樱井省三赴南京晋见西尾寿造,商定进袭新四军计划如下:一、对散驻京、沪、杭地区之新四军,决迫其向皖南退却,并设法使其与中央部队自相火并;二、对散驻长江北岸皖、豫边境之新四军,决动员第15、第116等师团之一部兵力进袭扫荡;三、由驻沪第13军司令官藤田进负责指挥。
晋察冀军区电示各部队:估计敌此次“扫荡”北岳区时间较长,敌修通曲(阳)阜(平)公路后可能继续分区“扫荡”。目前不可能集结主力与敌决战。当前的作战方针是:适当分散主力积极开展游击战,打击敌人修路,袭扰敌人大部队,打击敌向外活动之小部队,破坏敌之交通、运输和联络。
周恩来致信张冲:请转蒋介石,制止陕北、苏北、皖北、鄂北和山西正在调动并企图发难进攻的国民党军队的军事行动。
军事委员会任命宋克宾为新编第7军副军长。
安徽省临时参议会选出光昇、马景常、陈铁、梅光迪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上海法租界电车公司机务工人要求当局改善待遇遭到拒绝,是日下午一致罢工,巡捕房派出大批警捕前往弹压。
1941年11月23日
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召开第4次政治工作会议。会上,程子华报告敌我斗争情形以及干部问题、组织问题和对日伪军工作,并根据总政治部、野战政治部和晋察冀军区的指示,提出今后对敌斗争方针是长期坚持,保存现有实力,以待时机。吕正操报告一年来冀中局面及第3纵队军事建设工作,提出今后军事政策和战术方针,明确军事建设的中心工作是加紧军区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的建立。程子华作会议总结。会议于12月14日结束。
国民参政会二届二次大会上午继续召开提案审查会,对于滇缅公路运输极为重视,决定由专家组织滇缅公路视察团。
西贡美领事馆被炸。翌日,日同盟社造谣诬为华人所唆使。25日,外交部发言人予以驳斥。
据中央社讯:中、英、澳、荷四国会谈对日提出警告,其要点为:一、各国决心维护其在远东之权利;二、支持美国之领导地位;三、倘若日本不能采取更为协调之态度,则各国继续对日实行经济制裁。
1942年11月23日
晚,日中型轰炸机三架企图袭击中国西南美空军基地,被美空军战斗机拦截,击落二架。
国民党五届十中全会举行总理纪念周,蒋介石致训词。旋即举行第九次大会,继续听取地方党政报告。24日,举行第十次大会,连续听取党政报告。
著名记者、抗日救国会领导人邹韬奋抵达苏中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文化工作。
延安《解放日报》前总编辑杨松在延安病故。
江西临川地方法院推事黄种新在浙赣战役中以身殉职,是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
中国劳动协会、全国邮务总工会、中华海员工会、重庆市总工会等工会团体,欢迎英议会访问团工党议员劳森。
1943年11月23日
拂晓,日军第13师团炮兵集中对河洑地区的守军进行射击,飞机24架低飞轰炸,并施放毒气,同时出动密集部队猛扑。守军第57师第171团阮志芳营长率部冲出防线,实施逆袭,大部战死,仅剩下20余人,转移到黑家垱、南湖铺之线,逐次突至洛路口和长安桥附近。上午,西路河洑的日军700余在甲街市渡过沅江进到东岸的蔡码头。东路德山日军1000余人亦渡过沅江窜到乌峰岭。二路日军合流后同犯南站,常德城处在四面包围之中。日机20余架更番轰炸,储备仓库被焚烧。余程万师长偕同代参谋长皮宣猷指挥所部救火,击落日机一架。入夜,城郊日军增至万余人,炮30门,和守军在岩垭、指路碑、护国障、新堤、七星桥、沙港、羊铺市、白马庙、长安桥,迄洛路口的主阵地带,彻夜血战。
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为攻占常德,作如下部署:第116师团从北方及西方全力攻击。第3师团以一个联队基干从南方进行攻击(军直辖)。第68师团以一个大队基干从东方进行攻击(军直辖)。攻击常德的起始时间预定在25日夜(细则待以后命令)。是日夜,日军第3师团长山本三男命令步兵第6联队主力参加攻击常德的作战,主要部署如下:由于常德守军(以第57师为基干,兵力约1.3万人)顽强抵抗,第116师团虽然全力强攻,但无进展。着中畑部队向常德南方地区前进,与户田部队交接任务,攻击常德之守军,分进后由军直辖。
蒋介石电令:第57师应固守常德与该城共存亡;第63师应即攻击桃源方面之敌;第74军应以主力转移左外翼,继续攻击当面之敌;第九战区应加强策应作战,并注意湖防。同日,军令部令第44军第162师及第150师除各以一部坚守太阳山、太俘山两据点外,该两师主力应南向河洑、黄土山间攻击敌之侧背,其第116师应位置于三阳港附近与第63师夹击玉皇殿、陆家庙附近之敌。令第79军排除万难,于石门以西强渡澧水,进至慈利东南地区。
开罗会议的首脑会晤正式举行。同日,美、英、中军事首长在开罗举行联合参谋会议,讨论缅甸作战问题。
军事委员会任命卫立煌代理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
1944年11月23日
军事委员会任命张雪中为第31集团军副总司令,裴昌会为第4集团军副总司令。
汪精卫遗体于11月12日运回南京,是日葬于南京梅花山。
行政院设立国际捐赠财物接收监理委员会,由外交、内政、交通、农林等部及军事委员会、红十字会等机构代表组成。
朱家骅辞考试院副院长职,改任国民政府委员。
蒋介石颁发文告,勖勉全国医药界青年及地方医师应征投辕,献身军旅,“行湛深之医术,维将士之健康,增强抗战武力,争取胜利肤功”。
中国全国工业协会、迁川工厂联合会、国货厂商联合会、西南实业协会、中国生产促进会五工业团体举行招待翁文灏、纳尔逊茶会。会上,五团体向战时生产局建议:增加工业资金;调整国营、民营工厂之器材原料;工业专业化、标准化;与生产界联合设立生产设计委员会,研讨各项生产问题。并请求翁文灏准许该五团体派遣代表参加战时生产局中美经济委员会。
陕西省临时参议会三届四次大会选张凤翙、高文源、李芝亭、张丹屏、赵和亭、张守约、王维之、杨大乾为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魏德迈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盟军对日战略谈话,表示盟军将在中国登陆,由大陆击溃日本。
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举行年会并庆祝该会成立二十五周年,朱家骅、王世杰、王正廷等到会讲话。
河南省初夏以来遭受寇祸,入秋前后又蝗、旱、风、雹接连为患,受害达数十县。严冬即届,灾民衣食无着。河南省政府是日投书重庆大公报馆,呼吁社会各界劝募,以济灾民。
1945年11月23日
国民政府公布《处理汉奸案件条例》,凡11条。同日,行政院公布《收复区敌伪产业处理办法》。
据重庆《新华日报》载:郭沫若、洪深、老舍、茅盾、叶圣陶、孙伏园、曹靖华、胡风等17人致函美国援华会作者委员会赛珍珠和全美作家,请求他们发挥如椽之笔的力量,使美国人民明白在中国发生的事实真相,为中美两国人民悠久的友谊采取有力的措施。
马来亚华侨团体联名致电国共两党领袖蒋介石、毛泽东,呼吁早日成立举国一致的联合政府,反对内战。
(综合、修订自《中华民国史大事记》《八路军大事记》《新四军大事记》《中华民族抗日编年》《中国抗日战争大事记》《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大事记》“抗战直播”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