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道基金杨梦:
打造公募量化“指数+”
特色矩阵
◎记者 聂林浩
指数化投资大浪潮下,公募量化赛道逐步获得市场青睐,一些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则凭借先发优势在量化管理规模上“弯道超车”。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博道基金主动量化管理规模超270亿元,在这一领域的行业排名跃居前三。
事实上,早在2013年,还是私募形态的博道已开启量化实盘,其量化投资的发展历程与国内量化行业的成熟过程高度契合。如今是博道基金量化投资总监的杨梦,2011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即进入公募体系从事量化研究,早期便因对编程与数理的兴趣而建立起模型化思维,这段经历为她后来主导博道量化体系建设打下基础。
“我热爱这份工作,投身于市场和量化投研,每次攻克难题和模型迭代,对我来说都充满乐趣。”杨梦说。
传统多因子与AI全流程“双框架并行”
杨梦于2014年加入博道投资,当年12月,银行、券商等市场权重股集体大涨,这被视作中国量化史上首次大级别“黑天鹅”。彼时,一些量化策略依靠小市值暴露获取超额收益,在极端行情中遭遇巨大压力。而博道量化在早期即采用基于Barra风险模型的多因子组合体系,风险暴露更为均衡,其核心的市场中性产品经受住考验,并在2015年迎来规模与产品线的快速扩张。
考验接踵而来,此轮行情之后,期指贴水扩大且交易限制严格,对原有的市场中性策略非常不利,基于之前的积累,杨梦的量化策略开始拓展到商品CTA,博道投资也发行了纯CTA策略的产品。
2018年,博道由私募向公募成功转型,首只公募量化产品“博道启航”落地。值得一提的是,博道也是行业较早将AI应用到量化投研的基金公司之一,2017年便开始利用GP算法挖掘因子,2019年智能系列选股模型成形,2020年AI量价因子纳入实盘,AI方法的引入也成为博道量化产品在2020年至2021年取得亮眼业绩的重要驱动力。
仅仅两年,AI在量化投资的渗透度大幅提升。“此时AI量价的门槛已非常低,这意味着简单模型的有效性大幅下降。”杨梦说,“因此,我们在2023年一季度做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决定,把原来的AI量价框架扩展迁移,形成全新的AI全流程投资框架。”
博道基金如今的“双框架并行”体系结构由此而来,即一套仍沿用传统的多因子框架,另一套则是完全基于AI驱动的多因子模型框架。
系统智能决策实现产品“同源差异化”
如果说量化投研的竞争核心在于体系深度和执行效率,那么博道量化团队的组织形态无疑提供了一个清晰范本。杨梦介绍,目前量化团队共有8位正式员工,全部以应届生身份加入,在内部培养体系下成长。
“我们这个团队有两个很重要的特色。”她总结道。第一个特色,是人才体系的完整性与理念的高度统一。团队规模精简,却能覆盖各类产品线并保持高效协同,缘于成员从加入第一天起就在同一套框架中磨合。
第二个特色,是采用“分工协作,投研一体”的团队化作战模式。团队成员都有明确主攻方向,且须在该方向形成竞争力,个人策略中外部研究成果的占比要尽量低。
同时,团队成员的研究成果又会参与产品实盘运作的一环,形成投研一体,这也意味着所有产品的业绩呈现都是团队成员在各个模块综合打磨的结果。而且,在具体的运作中,是由量化投资系统自动处理每日所有产品的目标交易单,所有产品不存在人工干预,这种体系化方法在产品端呈现出一致性优势。
“针对不同的指数做增强,比如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适配的因子不一样,但是选择哪种因子,我们不会做主观假设,而是让系统自己判断。”杨梦解释称,模型在接收各自的“基准指令”后,根据不同指数特点自动选择更适配的因子组合,使每一类产品仍能体现“分域差异化”。
打造工具化“指数+”产品矩阵
博道量化的产品布局体系也颇有特色,具备较高的辨识度。目前团队共管理四大产品序列,覆盖从相对收益到绝对收益的完整体系。
其中,标准指增、灵活指增和smart beta增强构成核心骨架,均以获取相对收益为目标,但风险收益特征各有侧重。
标准指增要求80%投资于指数成分股,注重跟踪误差,博道在这一赛道的布局较为全面,从传统宽基指数到中证A500、科创综指、中证全指等,均在行业内率先启动。
灵活指增则不用受成分股约束限制,因此超额收益弹性显著提升。“因此,这一系列产品对标更具特色的指数。如博道远航,对标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做增强;再如博道成长智航、博道消费智航、博道红利智航这三只风格赛道产品,基本覆盖了中信五大风格:成长、消费、红利(金融、稳定、周期),有经验的投资者可以自主搭配配置。”杨梦表示,这也体现了体系化产品带来的工具化价值。
smart beta增强产品方面,博道自去年开始进行探索运作思路上更接近主动选股逻辑,追求超额收益的最大化。目前率先布局的大盘成长、大盘价值两只产品,已在过去一年初步展现其风格锐度。
在相对收益体系之外,博道“指数+”产品还进一步延展至绝对收益方向,覆盖量化固收类与专户多资产多策略。至此,博道量化已形成覆盖多层级目标、多类型风格的立体产品矩阵,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稳定、可识别的量化解决方案。
在过去七年公募量化业绩比较中,无论市场风格如何变化,博道量化团队的业绩始终保持在前列。“这种跨周期的竞争力正是源于团队化协作、体系化流程与多因子模型的长期打磨。”杨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