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申万宏源宏观)
10月FOMC会议以来,经济数据“时效性”缺失、美联储内部观点分化,市场对12月降息预期经历“过山车”。9月非农数据是否支持降息、联储内部哪一派“票数”占优?
一、热点思考:跟随市场
(一)9月非农:或是美联储12月降息的“非充分条件”
美国9月官方就业数据“好坏参半”,非农超预期强劲,但失业率升至4.4%。美国9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为11.9万人,超市场预期;但是,平均时薪环比在9月仅为0.2%,较8月的0.4%大幅放缓;美国9月失业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4.4%,劳动参与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62.4%。
非农数据质量、劳动力供给改善对“非农强劲、失业恶化”的解释力不强。1)9月机构调查的首次回复率高达80.2%,显著高于历史均值,数据可信度较高;2)9月失业率上升0.12个百分点,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失业或离职”人群,而“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群体贡献基本不变。
“滞后”的非农无法反映就业最新态势,但从辅助指标来看,就业市场前景亦是“好坏参半”。一方面,10月下旬的高频ADP 数据表现疲软,WARN 裁员率持续走高,就业压力边际上升;但另一方面,失业金申领人数保持稳定,小企业雇佣计划调查显示非农未来有继续反弹可能性。
(二)降息博弈:10月FOMC例会以来的“降息交易”
本轮降息博弈始于10月FOMC会议,鲍威尔鹰派发言扭转了市场预期,资产价格也随之波动。由于政府关门扰动,美联储或在12月面临部分数据“真空”;而这也为12月降息带来了不确定性。这一背景下,10Y美债利率随之反弹,美股开始剧烈调整,美元也再度收复100关口。
9月非农因其表现“好坏参半”及公布“滞后”,对降息预期的影响远弱于威廉姆斯讲话。11月20日非农数据公布后,12月降息概率仅小幅上行9%;11月21日,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发表偏鸽言论,称近期仍有进一步降息空间,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概率迅速攀升至近70%。
(三)12月FOMC例会,降还是不降?鲍威尔或选择跟随“市场先生”
经济基本面、数据可得性、美联储风险平衡转变,使得12月降息仍非“板上钉钉”。9月非农提供的增量信息有限,失业率仍低于9月联储预测;美联储在12月会议前已进入关键经济数据“真空期”;随着降息接近中性利率,美联储风险平衡态度从“预防式”降息转为“数据依赖”。
经济条件或难支撑12月降息,不确定性来自于鲍威尔如何塑造“共识”。近期FOMC成员表态显示,支持与不支持降息的人数比例约为4:5,后者略占上风。库克、杰斐逊、鲍威尔尚未对12月降息明确表态,鲍威尔如何在美联储内部建立、引导“共识”至关重要。
最终,“市场先生”的态度是关键。如果市场较为充分地定价12月降息(比如概率超过70%),鲍威尔也可能“跟随曲线”、支持降息。反之则反之(比如概率低于30%)。换言之,如果鲍威尔更倾向于“暂停降息”,则需要修正市场预期。此外,一个折中的方案或是“技术性降息”。
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美联储超预期转“鹰”。
10月FOMC会议以来,经济数据“时效性”缺失、美联储内部观点分化,市场对12月降息预期经历“过山车”。9月非农数据是否支持降息、联储内部哪一派“票数”占优?
一、热点思考:跟随市场
(一)9月非农:12月FOMC例会“模糊且滞后”的信号
美国9月官方就业数据“好坏参半”,非农超预期强劲,但失业率升至4.4%。美国9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为11.9万人,超市场预期。从结构来看,政府部门新增就业2.2万人,较8月的减少2.2万人大幅改善。同时,私人部门就业表现亦强于市场预期,建筑业、制造业、教育健康、休闲餐旅业均较上月有所回暖。但是,平均时薪环比在9月仅为0.2%,较8月的0.4%大幅放缓;家庭调查方面,美国9月失业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4.4%,劳动参与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62.4%。
非农数据质量、劳动力供给对“非农强劲、失业恶化”的解释力不强。非农和失业率表现的分化,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但9月状况很难被非农数据质量、劳动力供给解释。1)非农和失业率分化的背后,是非农高估了就业吗?这一逻辑支撑较弱:9月非农机构调查的首次回复率高达80.2%,显著高于历史均值,意味着此次非农数据的统计可信度相对较强;2)9月劳动参与率上升,亦无法解释非农与失业率的反差。根据美国失业率变动“流量”数据,9月失业率上升0.12个百分点,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失业或离职”人群,而“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群体贡献基本不变。
“滞后”的非农无法反映就业最新态势,但从辅助指标来看,就业市场前景亦是“好坏参半”。9月非农数据因发布推迟逾一个月,时效性不足,已难以反映就业最新态势。即便聚焦另类数据与领先指标,其传递的信号亦呈现分化:10月下旬的高频ADP 数据表现疲软,WARN 裁员率持续走高,指向就业压力边际上升;但是,美国失业金申领人数保持稳定,小企业雇佣计划调查甚至隐含非农后续反弹的可能性。
(二)降息博弈:10月FOMC例会以来的“降息交易”
本轮的降息博弈始于10月FOMC会议,鲍威尔“12月降息是‘有条件的’”的发言扭转了市场此前的预期,资产价格也随之大幅波动。由于政府关门扰乱了数据发布的节奏,重归“数据依赖”模式的美联储或将在12月面临部分数据的“真空”,而这也为12月降息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一背景下,随着降息预期的下修:1)10Y美债利率随之震荡反弹;2)市场开始担忧流动性环境的边际收紧会刺破“AI泡沫”,美股开始剧烈调整;3)降息预期还支撑了美元韧性,美元再度收复100关口。
将视角拉近,9月非农因其表现“好坏参半”及公布“滞后”,对降息预期的影响远弱于威廉姆斯讲话。在11月20日非农数据公布之后,市场呈现微弱的“宽松交易”,美债利率小幅回落,金价上涨,12月降息概率仅小幅上行9%左右至39%;在数据公布2个小时后,美股市场陡然出现大幅下跌,主要因素为市场对于AI“泡沫”的质疑,以及交易面因素的扰动;11月21日,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发表偏鸽派言论,称美联储在近期仍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受此影响,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概率迅速攀升至近70%。纽约联储主席拥有FOMC永久投票权,且负责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的执行,因此威廉姆斯的表态重要性远高于其他地方联储官员。
(三)12月FOMC例会,降还是不降?
虽然当前市场认为美联储大概率将于12月降息,但是经济基本面、数据可得性、联储风险平衡的转变,使得12月降息仍非“板上钉钉”。根据最新预期(11月22日),市场认为美联储12月降息落地的概率高达70%。但是,回顾10月美联储FOMC会议上鲍威尔对于“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的论据——经济表现稳定、官方数据缺失可能性、联储官员对中性利率判断不同,美联储12月降息存在较大悬念。
1)基本面层面,9月非农数据未释放美国经济明确走强或走弱的信号,多项另类经济数据亦指向美国经济平稳运行。结合9月美联储预测来看,2025年实现3次降息的前提条件为失业率升至4.5%、核心PCE通胀维持在3.1%。当前4.4%的失业率仍存在小幅上行空间,这也为部分联储官员提供了 “观望窗口”,使其能够等待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是否会实际兑现;
2)数据可得性层面,美国10月就业、CPI数据已取消发布,11月就业、CPI数据公布日期均被推迟至12月例会之后,使得9月非农成为美联储在12月会议前能够获取的最后一份“关键”经济数据,可能促使美联储“谨慎”行事;
3)中性利率层面,近期多位联储官员明确表达了对继续降息的反对立场,其核心论据除了对通胀的担忧外,当前利率水平已逐步趋近中性利率亦是关键考量。综合模型测算、市场调查等多维度分析,美国实际中性利率大致在1.4%左右,对应名义中性利率约为3.4%。随着降息进程不断向中性利率区间靠近,美联储的政策逻辑正从此前的“预防式”降息,逐步转向更为审慎的“数据依赖”模式。此外,当前美国宽松的金融条件,也是表明利率政策已不再具备明确限制性的证据。11月20日,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表示,金融条件过度宽松反而可能增加金融稳定性风险。
基于上文论证及对美联储FOMC“票数”的分析,我们认为,12月暂停降息的概率或更高,最大不确定性来自于鲍威尔如何塑造“共识”。在10月美联储例会上,鲍威尔曾表示美联储内部对于未来降息的分歧非常大。近期公布的10月会议纪要也显示,“许多”(many)参会者支持保持利率不变,仅“几个”(several)参会者认为继续降息是合适的。近期,拥有投票权的FOMC成员表态显示,支持与不支持降息的人数比例约为4:5,后者略占上风。库克、杰斐逊、鲍威尔尚未对12月降息明确表态——9月点阵图支持年内降息3次,使得这三人的政策倾向成为降息与否的核心“选票”。换句话说,鲍威尔如何在美联储内部建立、引导“共识”至关重要——但自10月会议以来,鲍威尔尚未发表立场表态。
最终,“市场先生”的态度是关键。如果市场较为充分地定价12月降息(比如概率超过70%),鲍威尔也可能“跟随曲线”、支持降息。反之则反之(比如概率低于30%)。如果概率居中(30-70%),且鲍威尔更倾向于“暂停降息”,则需要在12月例会之前引导市场向“暂停降息”的预期收敛。
当下,美国金融市场较为脆弱,避免制造恐慌或是鲍威尔的一个重要考虑。回顾2018年9月FOMC例会,美联储鹰派加息——声明中删除了“货币政策立场依然宽松”,但鲍威尔在发布会中解释:“这并不是意味着将改变政策路径。相反,这表明政策正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推进。”9月的点阵图指引还将降息4次。本次例会导致美股大幅回调超10个百分点,直接导致后续货币政策立场转鸽。事后看,9月就是复苏周期的顶点。此后美联储的政策路径是:11月暂停加息、12月例会最后一次加息且表态偏鸽、2019年初基本确认不加息。所以,有了前车之鉴,鲍威尔可能跟随“市场先生”。“技术性降息”或是一个折中的办法,即不改变联邦基金利率目标期间,但下移准备金利率5-10bps,以缓解流动性压力。
1、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俄乌冲突尚未终结,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加剧原油价格波动,扰乱全球“去通胀”进程和“软着陆”预期。
2、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关注美国就业、消费走弱风险。
3、美联储超预期转“鹰”。若美国通胀展现出更大韧性,可能会影响美联储未来降息节奏。
下一篇:今天起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