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在今天举办的2025未来科学城能源谷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一系列项目签约落地北京昌平,为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的高质量建设注入新动能。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会作为2025能源转型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央地融合发展、深化协同创新、推动未来科学城搞活跃升”为主题,政府、企业、高校代表围绕打造能源前沿技术国际科教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会上,一系列成果落地。在企地合作签约环节,昌平区持续强化企地协同,集中签署了多项战略合作与项目协议。合作方涵盖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首钢吉泰安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央企国企。
央企-高校协同创新签约方面,昌平区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融合。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与北京化工大学、北新建材集团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央企产业引领与高校科研人才优势,共建联合研发平台,协同攻关关键技术,深化产学研用融合。
未来科学城华能新能源基金签约仪式上,昌平区以政府投资为引导,联合未来科学城集团与深圳市国信证券共同设立北京未来科学城先进能源产业母基金,推动能源科技创新与产业集聚。该母基金携手中银资产、华能投资及长城证券,共同发起设立未来科学城华能新能源基金,将打造“金融+产业”融合的绿色发展标杆。
11月23日,2025未来科学城能源谷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京举办。受访者供图未来科学城能碳监测管理平台也正式上线。该平台创新应用清华大学“电碳耦合”理论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以电力数据为核心的碳排放精准推算模型,打造智慧能源物联接入网络,打通政府、企业与建筑三维数据壁垒,成为国内首个采用“碳表-终端-系统”应用模式的政府侧区域级碳排放监测管理平台。
未来科学城央企研究院“院长联盟”同期成立。该联盟由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倡议,联合区域内央企研究院共同组建,通过举办专项技术研讨会、“院长圆桌会议”等多样化交流活动,建设科研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央企研究院打破壁垒、协同创新,深化央地协同与产学研合作。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