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刘晶 马彦 韩羽柔
“感冒发烧吃阿莫西林”“孩子咳嗽就用阿奇霉素”“症状好转就停药”……这些看似常规的用药操作,实则是在给“超级细菌”可乘之机!11月18日至24日是“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认识周”。20日,珠江医院药学部联合感染管理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小儿综合内科、急诊科,开展多学科义诊及合理用药科普活动,该院药学部副主任腊蕾指出,在互联网医院和线下药学门诊中,发现不少民众对抗生素的认知存在偏差。呼吁公众守住“精准用药”底线,拒绝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危害大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远超想象:一方面,频繁使用会加速细菌进化,催生“超级细菌”。“即使是最高级的万古霉素,也可能出现耐药性,最终导致感染无药可用。”腊蕾说,另一方面,滥用抗生素,药物会“不分敌我”地杀灭人体肠道有益菌群,从而引发肠道失调、过敏等健康问题。
实际上,近年来,为遏制微生物耐药,我国严令管控抗生素使用,出台一系列文件、采取专项整治等举措,取得明显成效。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3年,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59.4%降到33.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16.2%降到7.1%。但在市民中,抗生素滥用现象仍然存在。
令人担忧的是,抗生素网购门槛极低,记者在某外卖平台测试,购买阿奇霉素仅需补充处方信息,1分钟以内即可下单成功,为误用滥用“开了口子”。珠江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陈剑锋也透露,临床中已出现儿童耐药案例:“以前支原体肺炎用阿奇霉素效果很好,现在有部分孩子用了没效果,可能是感染了耐药菌,这和抗生素滥用密切相关。”
用药存在三大误区
不少市民在使用抗生素时,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抗生素=退烧神药,感冒发烧必吃。
冬季流感高发期,不少人一发烧就想靠抗生素“压下去”。腊蕾强调,80%的普通感冒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完全无效,不仅不能退烧,还会增加耐药风险、延长病程。
专家表示,正确的做法是体温超过38.5℃时,优先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若怀疑细菌感染(如出现黄浓痰、高烧不退超3天等),需经医生诊断后再用抗生素。
误区二:一张药方反复用,阿奇霉素“包治百病”。
“上次支气管炎吃阿奇霉素管用,这次咳嗽还吃它”——这种做法在家长中尤为常见。但腊蕾指出,每次感染的病因可能不同,阿奇霉素仅对支原体等特定病原体有效,对流感病毒、普通病毒感染无效。更关键的是,近年来细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性持续上升,该药已非多数呼吸道感染的首选。儿童支气管炎多为病毒感染所致,盲目用抗生素只会徒增耐药风险。
误区三:“一天三次”=随三餐吃,症状好转就停药。
很多人把“每8小时一次”简化为“早中晚三餐后吃”,甚至症状稍有缓解就擅自停药。腊蕾解释,青霉素类、头孢类等时间依赖型抗生素,需每8小时服药以维持稳定血药浓度,间隔不当会导致治疗失败或耐药;而疗程不足(通常为7-14天)会让未被清除的细菌卷土重来,加速耐药性的产生。
市民切勿盲目网购
抗生素是处方药,需经医生或药师诊断后使用,市民切勿盲目网购。腊蕾指出,“抗生素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剂量、间隔时间,完成规定疗程,即使症状好转也不能擅自停药。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若出现腹泻、皮疹等副作用,轻微腹泻可补充水分电解质,皮疹需及时就医。”
值得注意的是,孕妇、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抗生素必须在专业指导下使用,规避禁忌症。
编辑:聂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