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在徐州繁华的中心商圈,近千年历史的文庙静静矗立,闪烁着文化传承的熠熠星火。(高刚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 本报记者 丁玄玄
一条七里文脉轴,串起千年彭城史。“彭城七里”是徐州“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城市“微更新”文旅项目。这条长约七里的城市文脉轴线,串联起97项235处历史文脉资源,市民游客可一日尽览徐州5000多年文明史。
文庙、黄楼作为“彭城七里”的重要节点,坚持“最小干预”原则改造与提升,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巧妙植入互动展陈,实现“保护—利用—传承”的良性循环。始建于北宋的文庙从2024年开始以文化活动聚人气,汉婚大典、梆子戏、柳琴戏等传统戏曲与国潮电音秀交融,打破传统与潮流的界限,成为游客古风沉浸式体验的重要打卡点。徐州通过“微更新”工程重构空间布局,将黄楼公园面积拓展至1.2万平方米,新建3700平方米上盖广场,串联五省通衢牌坊,和文月坊、汴泗亭、文庙街区实现贯通衔接。今年9月,升级后的黄楼公园正式开放。
从“楚韵汉风”的历史长卷到“文商旅融”的现代图景,徐州为老工业城市成功转型写下最生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