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奚天麒 曹霁阳 齐菲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21日晚在深圳闭幕。连日来,港澳各界高度评价这一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普遍认为其成功实践生动彰显了“一国两制”制度的独特优势,展现了区域协同发展的巨大活力,谱写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
三地同心创历史,体育盛会谱新篇
本届全运会上,香港和澳门代表团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运动员的拼搏精神深深感染了社会各界,极大提升了国家归属感和自豪感。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1日表示,感谢中央的信任,感谢国家体育总局的坚实支持,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同心,首次共同承办全运会,携手呈献了这场“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共同谱写了大湾区融合发展新篇章。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在闭幕式上表示,本届全运会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成就和中国式现代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气象,共同谱写了“一国两制”下区域合作的新篇章。
港队健儿取得9金2银8铜共19面奖牌,创下历史佳绩。中国香港奥委会副会长霍启刚说,此次港队表现特别令人振奋,香港自行车运动员李思颖一人独揽三金,击剑队实现全运会金牌零的突破,何诗蓓延续奥运气势再夺两金,手球队热血表现感动全城,每个项目都见证着香港运动员的努力和坚持。
香港《大公报》22日社评指出,这必将是一场载入史册的盛会,其最大的亮点,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举办大型赛事,也是全运会第一次走进香港、澳门。体育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国家重大战略结合在一起,让本届全运会有了非凡的意义。
香港《明报》社评强调,这次是香港首度与粤澳承办全运会,为未来深化三地合作提供了难得经验,大湾区各个城市既有协作,也有竞争,香港需要更积极主动融入湾区发展,彰显自身所能发挥的角色与作用。
“一国两制”优势尽显,为协同治理提供宝贵样本
本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被港澳各界视为“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有力证明,其探索的跨制度协同合作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在更广泛领域的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联合办赛的成功经验,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有力证明。全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香港举办大型体育盛事的能力,更见证了粤港澳在体育协作方面的创新实践,为三地未来合作协办更多大型盛事奠定坚实基础。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至颖说,在“一国两制”下,港澳与内地携手共进,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随着国家‘十五五’规划推进,粤港澳合作会更紧密,大家走得更近,融得更深,机遇无限!”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表示,香港和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此次参与主办全国性体育赛事,体现了中央对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支持与信任,也彰显了“一国”之下的制度包容与协同发展。其制度创新经验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动、规则衔接和协同治理,具有深远的示范意义和战略价值。
澳门思路智库常务副理事长盛力说,十五运会是全国性综合赛事的首次跨制度联合承办,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治理提供了丰富的制度经验与操作样本。 “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在体育方面的改革创新举措,体现了“一国两制”框架内的高度弹性与协同能力。
香港青年麦智恒参加闭幕式后感慨道,本届全运会首次由一个国家的两种社会制度、三个地区共同承办,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开创性实践。这不仅体现了在“一国”框架下,内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也彰显了港澳在专业运营和区域协同中的独特作用。
乘全运会东风,续写融合发展华章
十五运会虽已落幕,但它激发的热情、积累的经验、凝聚的共识,将继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柳智毅表示,澳门首次以东道主身份深度参与这一国家盛事,显著提升了国家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特别是年轻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强化了国家认同。
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认为,一系列创新安排,不仅有效促进了区域协同,更深刻增强了三地民众之间的情感联结。全运会就像一座桥梁,既连通三地基础设施,更促进民心相通。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卢金荣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全运会,在共同筹备和参与的过程中,不同区域协同发展,展现了“一国两制”在促进社会融合、实现共同繁荣方面有巨大优势。
香港菁英会副主席、全运会义工高松杰表示,从紧密无间的三地协作到高效流畅的赛事组织,整个历程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是保持湾区活力、促进协同发展的最佳制度安排。此次成功合作为粤港澳在经贸、科创、人文等更广泛领域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宝贵样本和重要借鉴。
港澳社会各界对十五运会的成功举办充满肯定与自豪,粤港澳大湾区正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的姿态,迈向深度融合、共荣发展的美好明天。
新华社香港/澳门11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