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沙特利雅得举行的世界职业扇耳光大赛中,中国选手赵鸿刚迎战外国选手阿曼塔耶夫。前两回合硬扛,第三回合被一记重扇惜败。
这类比赛在东欧、中东很火,选手甚至要专门练脖子肌肉,就为了“少受点伤”。网友也忍不住吐槽:“看着都疼!”
然而,在全球“迷惑赛事”的舞台上“豁出去”的,又何止是一张脸呢?
国外的“不眨眼比赛”,规则简单粗暴:不笑、不眨眼,谁先破功谁输。
还有的比赛更是刺激,选手们要遭受重木撞击、天马流星锤、隔山打牛、迎面插针等考验。来挑战的基本全军覆没。
甚至“石头剪刀布”也有比赛。比如在美国举行的一场总决赛让人大开眼界——两位高手预判你的预判,反套路你的反套路,心理博弈的强度直接拉满。
看过了这些拼定力、比脑洞的“静态”项目,接下来的比赛可就更加“费人”了——
每年5月在英国举行的“滚奶酪比赛”,选手从45度陡坡追着7斤重的奶酪轮往下冲,冠军奖励就是那块滚满泥的奶酪。年年都有人骨折、扭伤,可2024年仍有约5000人参与——他们真缺这块奶酪吗?
滚奶酪比赛。图源新华社同样“费人”的还有“电话亭塞人比赛”。它起源于美国校园,看的是一个电话亭里能塞进多少人,简直就是“人体沙丁鱼罐头”的现场制作,目前最高纪录是塞进25人。
此外,还有世界各地流行的“高跟鞋跑步赛”,选手踩着8或12厘米的高跟鞋“一路狂飙”,象征“人生如穿高跟鞋奔跑,充满挑战与荣耀”。此刻,无数女生发出了共鸣:“这哪是比赛,这分明是我们的日常!”
高跟鞋跑步比赛。图源新华社看过了各种“狠活儿”,再来感受一下纯娱乐项目——这些比赛,怪可爱的。
在美国俄勒冈州的“划南瓜大赛”上,选手把几百斤的南瓜挖成船,打扮成史莱克或超级英雄,在人工湖里比赛划行,就像一场水上嘉年华。
划南瓜大赛。图源新华社芬兰的“空气吉他世锦赛”,比的不是旋律,是“空气感染力”。表情够疯、动作够炸,让观众相信“他真的在弹”,堪称无实物表演的巅峰。冠军的奖品,竟是一把真实的电吉他——这波反向操作属实天秀。
这些看似“吃饱了没事干”的比赛,其实藏着现代人的情绪密码。
首先是“解压刚需”,看别人干瞪眼、滚下山、弹空气吉他,莫名解压。其次是“猎奇心理”,越奇葩越有话题,上传社交网络,点赞轻松过万。
这些比赛用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打破了日常的沉闷,让我们在围观和欢笑中,获得了短暂的解放。在按部就班的日常里,偶尔让生活离谱一点,行为荒诞一点,也没什么不可以——毕竟,没谁规定生活的每个片段都要有意义。
不过,娱乐归娱乐,还是要注意安全。近日,赵鸿刚在自己社交平台发出来的病历显示,他左眼外伤后一周,伴视力下降,视物重影。目前仍在进行治疗。其团队工作人员说,近一个月,赵鸿刚可能都要在手术及恢复期中度过。
你还知道哪些新奇好玩的比赛,或者最想参加哪个比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四川在线记者 李泓莹 综合新华社、环球网、中国新闻网、新民周刊等
文案:李泓莹
编辑:钟卉 杨勇
制作:段意茜
美术:段意茜
校对:范郁芊 徐海鹏
审核:钟莉 刘志刚 何涛